6月的厦门格外美丽,凤凰花开染红了整个城市。第六届海峡论坛的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4大板块18项活动,为两岸民众呈上了一场饕餮盛宴。
两岸一家亲,欢喜来交流。1.2万台湾民众跨海而来,充分说明了海峡论坛的吸引力、生命力,也见证了两岸基层、经贸、文化互动交流热度依旧,势不可挡。
基层交流结硕果
产品质量、气象防灾、美食小吃、青少年成长、影视文化等,都成为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领域,本届海峡论坛上两岸交流范围涵盖吃、穿、住、行、娱乐生活等民生各个方面。这些交流合作绝非浮光掠影,而是真正贴近草根民众需求。
台湾澎湖科技大学观光休闲系的白如玲助理教授,带着她的学生们专程来参加本届海峡论坛的青年论坛。学厨师专业的小刘同学说,我们台湾的年轻一代很希望更多了解大陆,听别人讲、媒体报道都不如自己眼见为实。
在第六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农业产业对接交流会上,两岸53对乡镇签订了对接项目,涵盖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茶叶、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各个领域。
福建省农业厅厅长张立先表示,这些成果得益于两岸基层常态交流机制的确立。据介绍,通过海峡论坛,福建300多个乡镇和台湾200多个乡镇实现了常态交流,每年双向交流达1万多人次,在休闲农业、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在大陆居首。
经贸合作手携手
台湾也是行销公司总经理廖凤彬,组织了台湾10多家广播电台来参加本届海峡论坛。廖凤彬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把大陆更多信息传递到岛内,台湾的企业和个人对大陆的经济信息尤其关注。
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金融论坛、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等,正成为交流的大平台,科技信息、金融信息、产业信息在这里汇聚,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
台湾大同大学校长何明果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两岸也面临经济合作、贸易沟通的关键时刻。如果能够形成各群体大交流局面,有助于推动两岸经济实现共荣、共存、互惠互利。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孕育,两岸科技界与产业界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加大科技产业对接力度,加强常态化交流机制建设,合力打造中华品牌。
陈章良表示,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当两岸经贸合作的先导领域。大陆正在规划多个台湾产业园,对研发领域贡献突出企业,拟以高于研发经费150%的方式从企业所得税中扣除研发费用,为更多的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提供政策便利。
文化交流心连心
经贸合作是手携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只有携手连心、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共创未来。
在第六届海峡影视季两岸电影座谈会上,台湾导演冯凯表示,尽管两岸电影在观影文化、产业上有所差异,但如果能互相借鉴,优势互补,对于两岸影视发展将是有力促进,希望海峡影视季平台能带动两岸影视界密切往来。
味道中华,香飘两岸。集合台湾从北到南5大城市7大夜市美食,庙会开市首日就涌入12万名两岸民众。今年的两岸特色庙会,让两岸民众在品味中华食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浓浓乡情。
展示家乡之美、共议合作大计。本届论坛上,两岸同名村活动在两岸同步展开。两岸同名村数以千计,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真实写照。
福建漳州龙海有个锦湖村,而在台湾台南市北门区最偏远的部落也有个地方叫做锦湖里。来自台湾的锦湖里里长郭添贵说,期望两岸各姓氏宗亲、各同名村里加强交流,共创美好前程。
这次郭添贵把他的儿子也带到了大陆,并准备带他回祖籍地锦湖探亲祭祖。郭添贵说,希望儿子知道“亲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