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内蒙古、山西3省区的交界地带,被有些人称为中国的“煤炭金三角”,2013年这一区域的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然而据报道,随着煤炭行业持续低迷,“金三角”地区迅速由盛而衰:经济降速、民企资金链趋紧、民间财富缩水……
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2012年底至今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行业大面积亏损所致。但在笔者看来,恐怕还与这些地方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于煤炭行业有很大关系。
其一,“靠煤吃煤”的单一发展模式隐藏着巨大风险。尽管“金三角”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但靠煤炭开采“一条腿”走路,既走不远也走不稳,只能带来暂时繁荣,而隐藏的风险却很多。只有“多条腿”走路,并向产业高端转型,地方经济才能不再被煤炭价格所“控制”。
其二,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不合理不科学带来多种风险。比如,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尽管消化全国性煤炭产能过剩需要国家层面统一部署,但不等于相关地方政府无所作为。如果严格治理私采滥挖,根据产能过剩情况控制煤炭投资、开采,增强市场竞争,不仅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还能避免资源富裕地区变成资源枯竭地区。
当然,资源型城市要想走出困境,还需要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因为这一轮煤炭价格下调也与煤炭需求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有关,如一些地方淘汰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势必会影响煤炭业的需求。只有加快改革和调整步伐,这些地方才能早日摆脱低迷。相关企业自身也要加快调整与升级,不能指望银行和地方政府来“救”,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在竞争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