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 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废墟下的生命
——记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
本报记者 刘松柏

精瘦、黝黑,身着T恤衫,脚蹬救援靴,仿佛一名战士,只待一声令下就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在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记者第一次见到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时,这位“80后”救援先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其实,此时他的身份是一名救援教官,但只要灾难降临,他会立刻“变身”救援队员,第一时间冲上救援战场。

救援和为了救援,是王念法生活的全部,也是他最挚爱的事业。2001年4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成立,王念法成为第一批队员,成为一名中国地震救援事业的先行者。10多年来,从新疆到汶川、玉树、舟曲,从阿尔及利亚到海地、新西兰……,究竟参加过多少场国内外救援,他自己都没有认真算过。

“危险和艰苦与地震救援如影随形,而王念法却乐此不疲。”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宋彦云这样评价说。王念法给出的理由是,“我是国家救援队的一员,救援是我的工作,是我的职责。”

“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会尽100%的努力。”在一篇救援日记中王念法这样写道。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大雨瓢泼中从都江堰中医院废墟中救出一个女孩。“我们破拆了部分预制板,距受困者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突然余震来了。撤还是不撤,我们内心也有斗争。”幸存者期盼的眼神,剧烈地撕扯着王念法和他队友的心。

王念法说,“面对灾难,就是这么残酷,痛苦和悲悯没有用,救援不用抒情,科学的态度才是对生命负责。”他们只好飞速撤出。余震刚过,他们又迅速进入废墟,原来她是被门压在下面,不能动。因为营救空间有限,门不能直接搬走,也不能锯,一锯就可能伤到她。“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开扩废墟内的营救空间,一边清理,一边做好支撑。”

“当时大雨淅沥,余震不断,在那个狭小的通道里,我们随时都可能一起被埋在废墟里。”事后,王念法这样回忆说。尽管如此,在一次次救援行动中,这位救援英雄始终冲在第一位,无论是在汶川、在玉树、还是在异国他乡的海地、新西兰,王念法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技术,勇挑重担,一次次在狭窄的废墟通道里燃起了生命的明灯。

救援工作的艰辛非亲历者难以体会。与王念法一起征战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卢杰介绍说,在新西兰的救援中,由于当地高温,救援队员身着密不透风的救援服,全身浸透,感觉十分不适。“单就这种情况,一般人就已承受不了,更别说实施救援了。”

在汶川地震中,王念法和他的队友连续60多个小时没睡觉。是怎样坚持下来的?面对记者的疑惑,王念法淡然一笑,说,“如果你是救援队员,你也能做到。当你看到幸存者的眼睛,你就会忘却饥饿、忘却困顿,忘却所有的辛劳。”

然而,毕竟是血肉之躯,长时间超负荷的奔波在营救现场,总有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王念法告诉记者,“极限的时候,是眼睛睁着意识中却没反应。只要一停顿,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就立刻睡着了。”

在王念法看来,生命永远是第一位,余震、坍塌、连续作业,无论条件怎样艰苦,他都不辞劳苦、永不言弃。他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废墟下的生命。

从事着这样出生入死的特殊职业,家人能理解吗?对此,王念法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我爱人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工作。”

在王念法办公桌下横放着一个救援背囊。只要执行任务,他每次都是抬脚就走,最多不过给爱人发条信息:“有任务!”

在王念法的一本笔记日志的扉页上,他这样写道:救援代表着人类超越自我的精神,代表着对事业的忘我投入,代表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