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麦客升级 夏收三变
本报记者 乔金亮
上图 6月11日上午,山东沾化县冯家镇的国家“渤海粮仓”项目区内,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左图 6月11日上午,山东沾化县冯家镇的国家“渤海粮仓”项目区内,收割机吐出的小麦颗粒饱满。据了解,今年山东省小麦长势好于往年,5610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本报记者 李树贵摄

截至6月1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小麦2.63亿亩,麦收进度过七成半,其中机械收获面积2.38亿亩,机收比例超过90%。今年麦收,机械化作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麦客的作业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这一切都使我国的夏收面貌今非昔比——

机具饱和 长途跨区在减少

6月8日中午,刺眼的阳光下,来自河南驻马店的麦客陈更在山东泰安收割,饱满的麦粒随着收割机隆隆声倾泻而下。已入行8年的他,今年5月底从湖北仙桃一路北上,每天收割80多亩。他告诉记者,已净赚3万元。进入山东、河北后,每亩作业价格从45元涨到70元,估算这一季能挣5万元。

像陈更这样有经验、高收益的麦客如今已不多。“前几年收割机少,单台机器能跑一个半月,从湖北襄阳一直收到河北藁城。这家还没割完,下一家已预约上了,有时还遇到半路拦机器要求先割的。那时,一天到晚连轴转是常有的事情,一季赚6万元很轻松。”山东高青县麦客周作华说,去年他只赚了不到2万元。最近两年,农户不愁收割,麦客没那么吃香了,钱就不好赚了。

记者发现,在很多地方,单台收割机日均作业时间已由10至12个小时降为6至7个小时。同时,雇用熟练机手的工资从每天200元上涨到近300元,柴油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而机收价格近3年却只是略有上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机手不愿意跑长途,跨区不出省成为他们的选择。

“近年,主产区收割机保有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小麦机逐渐饱和,长距离跨区作业不断减少。以山东为例,今年出省的农机数量约3万台,比前年减少数千台。”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研究员徐振兴长期关注跨区机收,他说,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后,国家及时调整了补贴方向,加快了玉米等作物的机收市场培育。

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胡乐鸣说,今年单机平均小麦机收作业面积为500至600亩,比上年略有下降;参加跨区作业的平均单机作业纯收入为每台1.6万元至1.8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据预测,今年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增幅为5%,但参加跨区作业的机具数量稳中有降。

抱团出征

合作社成主流

在农村,现在很少能看到拿着镰刀割麦的传统麦客。山东诸城麦客高安青12年前就是镰刀割麦走四方,如今的他却是农机新兵。在他周围,镰刀割麦的传统麦客几乎为零。“旧式麦客没市场,都改行了。一来,没必要,机器割麦又快又干净,一亩8分钟就能割完,直接脱好粒,才收50元。二来,不划算,人工割麦累得要死,时间又长,即使个别地方不适合机收,也都是农户自己割,雇人割麦很不划算。”

高安青转行的背后,正是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胡乐鸣说,如今全国冬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在黄淮海主产区这个数字高达96%以上,河南今年更达98%。全国机具投入总量和机械化水平都超过去年。

传统麦客几乎已经消失,新型麦客却开始抱团发展。今年,全国55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三夏”生产,农机合作社数量超过4.2万个,山东、河南等省都超过5000个,农机合作社已成为“三夏”生产的主力军。各地成立跨区作业队超过10000个,全国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3580个,都比去年有所增长。

小麦跨区机收自1996年启动以来,已有18个年头,从成长期迈进了成熟期,组织方式已由行政推动转变为市场引导。河南省农机局副局长李明枝说,农机合作社和跨区机收队很重要,可以为机手提供市场信息,协调安排作业时间和进度。眼下,河南5362个农机合作社高效运转,全省八成以上的夏收是由各类合作社完成。通过农机合作社及传统的定点结对等方式,许多麦客在夏收前早已落实好作业路线。

免耕直播

“三夏”变“两夏”

夏收、夏种、夏管是“三夏”的一贯景象,现在,随着小麦机械化作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传统“三夏”生产开始出现新变化,机收机种同时进行,实现小麦随收、玉米随播,“三夏”变“两夏”。

今夏,河南黄泛区农场采用了“雷沃一条龙”作业模式,小麦收获、秸秆回收和玉米播种一次完成。收割机启动后,成片的小麦瞬间被一分为二,籽粒汇集到粮仓、秸秆被粉碎后平铺在麦地。此后,打捆机开始作业,将秸秆捡拾、打捆,散落的秸秆变成了结实的麦秸捆。不必耕地、耙地,免耕播种机在灭茬后的田里直播玉米。“一台打捆机一天可以作业100亩,捡拾20多吨秸秆,这些秸秆会送到附近的有机肥厂。”农场第一分场农机中心负责人李军说,秸秆还田后能增加土壤肥力,铁茬播种可以蓄水保墒。

6月5日,山东大规模开镰。在潍坊市坊子区西曹庄村农田里,入行刚2年的麦客董振增驾驶着雷沃谷神GE50收割机紧张作业。“你看麦子脱粒多干净!”趁着谷仓放粮的时候,他走出驾驶室,捧起一把麦子说,“大喂入量收割机,割得快,收得干净。”去年的作业季,这台收割机为他带来了3万元的纯收入。

从小型升级到大中型,从背负式到自走式,从看重价格到更注重性能,麦客操纵的收割机越来越先进。而随着成套农机具一条龙作业,秸秆打捆、麦茬还田、铁茬播种一气呵成,“绿色三夏”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胡乐鸣说,全国3.4亿亩冬小麦,1万多个机收队只需20天就能完成,单个主产省通常只要一周就可收割完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