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需求是第一选择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汪尔康院士近照。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韩 霁

2013年,在中国著名分析化学家汪尔康院士80岁生日时,美国著名学术杂志《电分析》为他出了一期专刊,以纪念和褒奖他为这一领域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为外国学者出专刊,作为一本学术界的权威杂志,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科学前沿的探路人

“研究、分析任何一个物质,都要先知道它是什么,再给它定性定量。无论是医疗上的化验,还是水污染的监测,或者新材料成分的鉴别,都是如此。我们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汪尔康通俗地解释着自己的工作。

分析化学,通过化学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形态等全面信息,是认识物质的基础学科。而检测技术和方法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整体水平的重要方面。美国每年用于检测的费用高达500亿美元,每天要进行各类检测2.5亿次,我国还未达到这样的水平,但发展速度和需求增长很快。

建立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的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实验室的开拓者和重要的组织者,汪尔康始终围绕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谋篇布局,引领前行。我国在电分析化学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离不开汪尔康作出的重要贡献。

早在国外留学时,汪尔康就首次提出阴离子促使汞电极氧化产生出极谱氧化波的普遍规律和与汞形成配合物和形成汞盐膜的理论。这一发现,已被编入专著《极谱学基础》中。

在我国分析化学历史上,汪尔康留下了多个“第一”、“首次”——上世纪70年代,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其灵敏度和稳定性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他第一次研制成功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商品水平的新极谱仪,并应用于第二松花江水系分析和环境保护;上世纪80年代,液/液界面电化学刚刚问世,汪尔康即前瞻性地认识到这一方向的发展前景,率先开展研究并提出离子转移新理论和新方法,开拓了仿生膜电化学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起,汪尔康又前瞻性地开展了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学的研究、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和纳米生物电化学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取得系列重大创新性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蛋白质分离、DNA分析、细胞组分测定……,要想在这些各国竞相抢占制高点的研究领域获得创新发现,离不开自主开发的仪器。

“用别人的仪器怎么能得到人家看不到的发现?”面对我国环保以及健康卫生、生命科学等多领域的重大分析问题,汪尔康将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相结合,研发成功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大大简化了分析的难度,提高了准确性,扩大了应用范围,为揭示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研究基因性疾病、了解DNA的损伤及修复、筛选临床药物提供了技术保障。

报效祖国的赤子心

汪尔康的家乡在江苏镇江,他出生在战乱年代,童年生活颠沛流离,年幼的汪尔康深深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个人才会有尊严。

立下“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志愿,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火车上整整坐了3天3夜,来到百废待兴的东北,从此和分析化学结缘。汪尔康的人生坐标定下来后,就再也没有变过。

组织上选派他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留学,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教授,主攻当时世界上新兴的极谱学。留学期间,汪尔康无暇欣赏布拉格的美丽风光,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为了实现“早日学成,建设祖国”的愿望,他仅用3年时间就取得通常四五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学位。

在汪尔康的治学、科研道路上,国家需求永远是他的第一选择。

受导师影响,汪尔康十分重视科学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他认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同行评价和学术交流的重要体现方式,发表高等级论文是检验基础科学研究学术价值的重要方面。

至今,汪尔康已发表重要科技论文900多篇,其中SCI收录766篇,SCI他引18000多次,这是罕见的高引用率。

但是,发表论文并不是他科研的目的,只要国家需要,他可以付出一切。上世纪60年代初,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汪尔康接到新的任务,需要加入原子能的攻关项目,这意味着必须放下多年所学和已有的基础,从事新的领域。汪尔康毫不犹豫,欣然接受并全力投入。他用了很长时间,做了大量研究,可因工作性质决定,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但汪尔康觉得非常满足,“一个人有多大价值,要看他为国家、为社会作了多少贡献。”

生活中的“极简主义”

在长春应用化学所古朴肃静的大院内,人们常常会看到两位并肩而行的老人。汪尔康和夫人董绍俊,这对相儒以沫60多年的“院士伉俪”,在事业上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他们的生活却可以用“极简”来形容。

汪尔康的办公室在实验室旁边,同事和学生都知道,只要没有出差或其他安排,汪老每天都是夜里11点以后才和在同一栋楼工作的夫人一起离开办公室。“因为住地不远。”汪尔康简单地解释。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因为考虑可能有人来拜年,他和夫人总是家里留一人接待客人,另一人去实验室。

“他对生活没什么要求,我们的生活非常简单。”董老低声笑着说,“每顿饭都是一个菜,我自己做,一辈子都是这样,现在也是。”

两位80多岁的老人,生活完全自己料理,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日程表上永远排着做不完的工作,似乎难以想象。

“您不觉得累吗?工作了一辈子,有没有想过老年生活安逸点?”这种念头,汪老从未动过,“每天都有好多事要做,习惯了,没想改变。”

“我不是苦行僧,我喜欢自己的工作,这在别人看来很辛苦,但我自己觉得更多的是乐趣。”生活和工作已经融为一体,在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中,他享受着人生。

简单,既是汪尔康的生活习惯,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卓著的科研成就,公认的学术影响,使他常常接到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单位的各种邀请,但他一律拒绝,“我能力有限,能把这点事做好就不易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