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世界性创新成果喷涌而出
——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
本报记者 来 洁
王晓东(前排左二)和他的科研团队。 (资料图片)

一群处于创造力高峰、满怀激情的年轻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奋力奔跑,全然没有科研经费、论文数量的困扰。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大量科研成果喷涌而出:回国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博士、博士后,如今已成为各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平均年龄不到40岁,却已经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30多篇……

这就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辛勤耕耘这方试验田的所长王晓东今年51岁,10年前,他就是最年轻的美国科学院院士之一。

走进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26个实验室简介,邵峰、朱冰、罗敏敏……,他们在病原菌研究、乙肝治疗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无论是取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还是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体现出社会价值,只要这两个方面中有一个能取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北生所就实现了价值。”王晓东说,“创办北生所的这些年,我始终秉持一个理念,那就是科研要做最好的,而且是用最先进的国际标准去考量。如果我们的科研总是在跟踪、模仿,就没有原始创新。”

这些年来,王晓东心里一直有个遗憾:科学领域最有创造力的是青年人,但他们的资源总是不够,因为科学资源总是向有成就的人倾斜,“我有非常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让青年人在真正能干事的时候,给他们空间,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做科学探索。”

在北生所,科学家想做什么领域的研究,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定,实验室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每年200万至300万元的经费支持。国内科研院所里司空见惯的抢课题、拉经费、跑项目、发论文等不利于原创科研的现象,都被北生所拒之门外。“一定要有一个环境,让大家沉下心去,作长期艰苦的努力。”王晓东说。

北生所能成为科研的沃土,还在于科研体制的创新。王晓东打破科研院所“铁饭碗”,采用全员聘用制。目前,北生所的800多人,包括王晓东在内,所有实验室主任都是5年一聘,如果通不过“5年大考”,就必须离开。

活跃的氛围点燃科学的激情,严格的评估又激发拼搏的动力。北生所出人才、出成果的同时,更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机制。

10年耕耘,北生所让王晓东最有成就感的并不是那些骄人的科研成果,而是平等、合作、充满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文化体系。

在北生所,无论是所长王晓东还是新来的年轻科学家,所有人的实验室面积都一样大。“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告别了一个人单打独斗的阶段,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王晓东说。为此,北生所成立12个常规技术辅助中心,每天24小时为所有实验室服务。转基因动物中心运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在几个月内就培养出转基因动物;影像中心可以提供普通荧光显微镜、活细胞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等多种显微镜成像服务……这些辅助中心为自由驰骋的科研提供了坚强后盾。

让王晓东深有感触的,还有对青年科学家们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科学发展需要文化的载体。现在科学发展的精髓就是不断地提出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批判,不断进步。批判性思维应该成为常态。”

王晓东笑称,自己在所里主要起3个作用,做得最多的是鼓劲儿,引导年轻科学家们如何面对试验失败;第二个是每周组织召开学术会议,检验实验的精确性和结论的准确性;第三个就是考虑实验室2年之后做什么,做好决策者和执行者。

“中国科学的发展需要制度创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断努力。我希望北生所能够通过创新科研体制机制,让创新人才和成果大批涌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重要作用。”王晓东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