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产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农场不一般
本报记者 张 雪 通讯员 徐玲玲

“这里的蔬菜不沾土就能生长,还很新鲜。”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参观的王阿姨说。

王阿姨所说的不沾土的蔬菜来自清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数字农场。数字农场什么样?数字农场里怎样培植果菜?有哪些优势?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远远看去,数字农场的主体建筑气泡温室大棚如同几个互相贯通的白色“蒙古包”。“别小看这‘蒙古包’,里面运用了60多项相关专利技术。”清浦区农委的技术员曹锦华说。

据了解,整个数字农场占地约40亩,总投资约3000万元,全部建成后年产量将达到500万斤至800万斤,年产值2000万元至3000万元。目前已建成3个联体气泡温室,每个占地1820平方米,每个温室有3个生长区域,每个生长区域设置两套瓜果、蔬菜自动生长流水线系统,可同时生产18个品种的藤类蔬果。

“这些蔬菜生长周期在30天左右,大大低于普通蔬菜,秘密就在棚子上、架子上,还有地底下。”曹锦华介绍说,温室外层覆盖的是双层薄膜充气气囊,保温、保暖效果好。蔬果长在多层立体栽培架上,无土栽培,“喝”的是营养液,光照不够还有LED补光灯,温度、湿度、光源、营养液进量等全部由电脑智能控制。

“数字化农场是我们去年引进的高效农业设施。我们非常注重发挥这些高效农业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清浦区农委负责人介绍说。2013年,依托省级清浦农业现代产业园和市级武墩现代农业试验园,清浦区相关部门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观摩相结合,培训周边农民3500人次,培植蔬菜科技示范户500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