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藏品是“活着”的历史,只要用心讲故事,观众就会产生共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据悉,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参观的市民将有幸对中国从古到今丰富的文物藏品一饱眼福。设在南京博物院的主会场更是首次对外开放神秘的南博文物库房,让观众有机会走进库房欣赏近万件文物藏品,了解保护文物的过程。
主办方强调,今年的主题,强调的是博物馆是立足今天并与过去沟通的鲜活机构,将全世界各地的观众、各代人与他们的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让现在和未来的各代人更好理解他们的根源与历史。
让藏品架起沟通桥梁,听起来再正常不过。如何让博物馆藏品走进观众、贴近观众,也并非各博物馆现在才开始思考的问题。不过,今年的主题特意强调藏品与观众的“沟通”,说明在这一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许多博物馆藏品给观众的印象是:一方面作品确实足够“高大上”,另一方面藏品展示的说明却显单一固化、缺少活力。观众要么是走马观花,心思却已飞到别处;要么是想深入了解却找不到学习的渠道。
和一位对博物馆情有独钟的前辈聊天,其在走访了祖国各地的博物馆后,却在慨叹“博物馆的寂寞”。心中还碎碎念叨,若是自己去管理一家博物馆,想想也未必比自己看到的处境更差。
说到这,有一部叫做《博物馆奇妙夜》的电影,一定让不少影迷印象深刻。说其奇妙之处,就在于这个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每一样展出的陈列品,在晚上都会活过来。实际上,意味着历史的博物馆藏品,在现代人看起来多少是有些沉闷的。但当历史重新“复活”,一切都变得盎然有趣之后,观众就有了更多了解的欲望。
藏品之于博物馆的意义已毋庸说明。大概10年前,台湾媒体人李俊明写过一本书,叫做《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书中认为,博物馆的魅力,就在于丰富而多变的策展,与当下紧密结合,让人看见了过去,体验了现在,也想像着未来,扭转了一般大众对博物馆保守、刻板的印象。
如此看,为何会有“博物馆的寂寞”,想必问题出在管理思维上。与国内博物馆一派端庄却少人关注不同,欧美发达国家的不少博物馆,在追求藏品丰富、意境华美的同时,潮流时尚、娱乐休闲等功能也一应俱全,成为有生活品质追求的民众日常休闲的场所,其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型购物中心。
表面看来,国内外的差别在于经营方式的不同,实际上,却是两种博物馆理念的各自呈现。以伦敦的博物馆为例,大部分场所不但免费对大众开放,还有许多导览及针对儿童和成人教育的课程,自然拉近了群众与博物馆的距离。
所以,既然每一件藏品都有故事,要实现沟通,问题在于如何挖掘,怎样讲述。如今,人们喜欢利用app、微信等移动网络平台来欣赏展品,想必也是因为其叙事方式的创新更具吸引力。从这个角度看,在今年博物馆日主题引导下,各地博物馆也挖尽心思,用各种巧妙的方式去吸引观众、走进观众,就变得意义非凡。
其实,如果把一件博物馆藏品看做是“活物”,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艺术和历史,未尝不可看做是一场人生的缩影。哪怕没有多么丰富的背景,只要策展人有心讲故事,参观人静心听故事,何尝害怕没有共鸣?既然这样,面对着不断变化的社会,博物馆应该重新考虑其传统使命,研究出吸引更多观众的新策略,不断改进展示藏品的传统方法,让展览办得更有“人情味”。展品也好,建筑也罢,铺开“沟通”这座桥梁,也许观众与藏品之间的“心有灵犀”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