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 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夏盐池县540万元国家财政拨款撬动扶贫资金近4000万元——
“互助资金”模式为何能做大
本报记者 许 凌 实习生 吴舒睿

贫困地区往往是金融服务的“盲区”。我国金融扶贫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行,其中“互助资金”金融扶贫模式被各地看好。而宁夏盐池县的实践不仅金融放量大,惠及贫困人群也多。“所谓互助资金,就是通过国家拨款,带动农民入股,将扶助资金盘子扩大,再按比例给村民分配。”宁夏扶贫办公室主任董玲说。

实际情况怎样?暮春时节,记者来到盐池县曾记畔村实地调查。

“当国家扶贫办将20万元互助启动资金拨到村里时,大家都高兴极了!”曾记畔村党支书朱玉国一脸笑意。如何用好这笔钱?怎么开展互助?他们召开了几次村民代表大会,最后商议决定:第一,村民想贷款,需要先入股,按照4∶6的比例发放贷款。每股1000元,就是个人交400元,国家给600元,可以获得互助资金1000元;第二,当时村里有558户共2068人,由于国家扶贫款有限,所以规定每人最多能入3股共1200元,可获得互助资金3000元;第三,以一年为还款期限,并且需要交一定的占用费,占用费不得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农民入股就可以拿到互助资金,可是无抵押怎么保证信誉?盐池县扶贫办副主任陈志东向记者介绍说,“村里采取五户联保制度,每年只有3家可以入股获得互助资金,剩余2家做担保,5户轮流贷款。”

是谁想入股获得互助资金都可以吗?朱玉国介绍说,除了要五户联保,还要保证拿到互助资金以后必须用于生产发展,村委会规定必须用于种养业。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大多数村民都选择种植洋芋、谷子、糜子、荞麦等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农作物,或选择养殖当地的盐池滩羊。

政府积极,金融机构愿意吗?“我们愿意与盐池县签约,这是一个多赢的好机制!”盐池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何向东说,一是互助资金已在盐池运行多年,农民还款及时,建立起了良好的信用额度和信用环境;二是盐池县种、养殖业发展稳定、前景看好,产业也很成熟,不怕农民挣不到钱。

从2006年起到2013年,盐池县曾记畔村“互助资金”已累计达到134.08万元,覆盖全村341户村民。在“互助资金”的帮扶下,村里人均年收入也从不足800元增长至4000多元。

“目前,盐池县共有97个村都得到互助资金的扶持。”据陈志东介绍,截至2013年底,国家财政共拨款540万元,区政府拨款2110万元,县里拨款400万元,社会帮扶805万元,村集体拿出150万元,社会各界帮扶31万元,共4335.1万元,盐池县97个村14300多户农民都得到了互助资金的帮扶。

尽管盐池县一半以上村民得到帮扶,种上了几亩地,养上了几头羊(或牛),温饱解决了,可是有的村民要种几十亩地、养几十头羊(或牛)呢?于是,2012年宁夏出台“千村信贷”金融扶贫创新工程,即自治区扶贫办与黄河银行捆绑,建立“补、借、贷、贴、保”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解困机制。

互助资金扶持农民脱贫,千村信贷帮助农民奔小康。盐池县“互助资金+千村信贷”模式起步规范,区县两级财政及时输血,金融信用社配合给力,养殖、种植产业成熟,农民还款及时信用良好,整个体系形成了良性循环。近几年,宁夏全面推广盐池金融扶贫解困模式,截至目前,全区扶贫资金滚动扩容达10亿元,覆盖1120个村14万户60万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