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为祖国献宝藏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女科技干部素描

设在河北省廊坊市的武警黄金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黄金地质研究的科研机构。组建33年来,累计完成科研成果260余项,为中国跻身世界产金大国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取得这些成果的科研人员中,女性科研人员群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研究所遥感室的大屏幕上,山脉、峡谷、盆地、水系纵横交错,这就是高级工程师韩先菊每天要面对的基础云图。22年,她练出一双透过云图找到宝藏、为地球拍摄X光片的“火眼金睛”。

上世纪90年代初,遥感探测技术还很少应用到地质找矿领域,大学刚毕业的韩先菊,用2年半时间,拍摄了1500余幅疑难画面,查阅了120余部操控资料,成为黄金部队为数不多的遥感探测技术人才。遥感技术的运用,标志着黄金部队进入数字化找矿时代。

自2006年开始,韩先菊连续4年参与 黑龙江省延边—东宁金矿带遥感地球化学与成矿预测地区金矿遥感地质调查,通过庞大的数据分析,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翔实的地质“基因图谱”,准确提出了找矿方向和异常查证区。截至目前,该矿区已成为特大金矿,探明金资源储备量80余吨,价值近百亿元。

南京大学矿床学博士牛翠祎入伍17年来,每天就干一件事情:整理地质数据,把数据变成各类地质图。黄金部队使用的地图是集地理、地质、矿产三种数据为一体的地质矿产图,不仅是黄金部队的作战图,也为主管部门了解矿产时空分布、部署黄金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基本依据。一丁点的数据差错,都可能造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就可能与金矿擦肩而过。

2008年8月份,牛翠祎参加《全国岩金成矿图》项目攻关,为了准确地划分成矿带,她坚持按照以含矿岩系作为矿床类型划分的依据,通过论证,最终确定了近2000个矿床的具体类型。她还连续11年参加了国家战略地质调查,先后参加了《全国金矿找矿勘查部署研究》、《全国金银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综合汇总》、《全国老矿山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世界超大型金矿床》等项目。每个项目都是点石成金的“藏宝图”,都是捍卫国家经济安全的坚强盾牌。

化验室高级工程师聂凤莲常说:“检测化验工作是最后一道关口,能否捧出金娃娃,结果就在这些试管里,这个关必须把好。”从荒野密林、高山峡谷、戈壁荒漠送到聂凤莲手中的矿样,每一块都饱含着官兵的希望。投入检测化验的样本质量有严格标准,多一毫克,鉴定结果就会失真;少一毫克,一个矿藏就可能漏掉。

为确保“金娃娃”不从自己手中溜走,每次检测她都做双份,稍有差异必定重新检测。靠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她在原子吸收仪测定金的条件优化、金的分析测试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绩。青藏高原锁定的金矿、阳山特大金山、内蒙古草原金矿带,都有她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功劳。

文/王林林 王佳宝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