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备货认真、搭配创新、微信营销——
“花甲小哥”累不怕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王亚玲

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骆岗街道包河花园小区,每当华灯初上,“517花甲”的招牌就闪耀起来。“90后”大学生店主曹癸贤和常之勇,被食客们称为“花甲小哥”。店铺开张不久,回头客却很多。日前,记者跟随“花甲小哥”开始他们一天的生意经。

早晨6点半,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小曹已经骑着摩托车向周谷堆批发市场进发了。微冷的天气中,小曹不自觉地把下巴埋在衣领里,哈了口气。“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最近市场紧俏,虽然前一晚上都有预订,可到了现场还是先到先得。”7点不到,小曹已来到周谷堆批发市场,骑着摩托车绕过拥挤的人群,来到花甲批发店门口,和周边的人匆忙打个招呼就加入了“抢花甲大战”。小曹今天“战绩不佳”,仅拿到了35斤。

装着“战利品”到家已经9点多了。来不及吃早饭,小曹就把花甲均匀地倒入两个直径约半米的大盆中,注水、倒入海盐。“花甲产于海边,在淡水中不吐沙,所以要加入海盐。”曹癸贤解释说。不多久,只见花甲们露出长长的淡白色触角,一股股夹杂着细沙的水流不时从花甲的触角中吐出。趁着花甲吐沙的空当,小曹拿出早已凉掉的包子,胡乱啃着应付肚皮。

早上10点,曹癸贤开始了首轮清洗花甲行动。“前几遍水会非常脏,需要用力揉搓,同时要把坏死的剔除掉,35斤大约会损失3斤。”小曹边洗边解释。洗了6遍,花甲已经非常干净。早春时节的水摸起来还是有点凉,小曹的手在水里浸泡一个多小时后已微微发红。“戴手套洗起来不方便。现在比夏天好多了,夏天一洗就是100多斤。”说话间小曹又麻利地把两个盆装满水,让花甲们继续吐沙。

简单的午餐后,下午又是漫长的清洗花甲的过程,反复清洗、挑除坏损、换水,前前后后又是10余遍。“我们之所以回头客多,就是因为口感好,干净卫生。”小曹说。此时,常之勇则在一边认真地在生板栗上划口,因为这样炒熟后顾客吃起来比较方便。随着天气渐热,吃夜宵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头脑灵活的两人先后搭配销售炒板栗和鸭脚包,目前销售情况还不错。

下午4点,俩人带着洗好的花甲、锅碗瓢盆等来到自己的摊位门口,开始晚间的生意。俩小伙在给客人盛花甲时经常把空壳剔除掉,并附送纸巾。常之勇还趁空闲,翻看自己名为“517花甲”的微信。他说,“吃花甲的大多是年轻人,都有微信,他们发微信预订花甲,我们负责送到,很方便”。

晚上9点多,路上的行人日渐稀少。见锅中花甲售卖无几,两人开始清点今天的战果,510元。“现在算早的,夏天往往要到凌晨一两点。”小曹说,“早收摊早休息,明天还要努力干活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