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季报显示,41家上市钢企净利润6.12亿元,整体市场依然低迷——
龙头宝钢一枝独秀
本报记者 陆 敏

截至4月底,上市钢铁企业2013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已披露完毕,列入万德钢铁指数成分的41家上市钢企2013年共实现净利润66.25亿元,改变了去年整体亏损75.06亿元的局面。但从今年一季报来看,41家上市钢企实现净利润6.12亿元,与去年一季度21.85亿元相比,又出现大幅下滑。上市钢企整体情况究竟如何?

瑞银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钢铁行业基本面在短期内较难出现明显改善。报告中提到: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一季度累计亏损2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24.9亿元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以唐山地区为例,一季度平均开工率仅有87%,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

华泰证券研究员陈雳认为,钢铁企业目前主要面临四方面的风险:“首先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调整,例如货币、环保、产能等各方面政策的调整,都可能影响到行业的整体表现。其次是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变动风险,铁矿石、焦炭等原料价格对钢铁成本变动影响最直接,钢价的大幅波动也会导致行业或公司的盈利产生超预期的变动。”

陈雳表示,“下游需求景气程度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也很大,一旦汽车、机械等制造业产销量低于预期,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下滑,钢铁需求也会继续下降,导致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最后是公司经营管理风险,公司领导层变动或经营决策的判断、风险合规、财务状况等,对公司治理将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从一季报来看,虽然上市钢企整体业绩下滑明显,但个股业绩出现明显分化,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新兴铸管、武钢股份、河北钢铁净利润总额居前,尤其是宝钢股份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5.86亿元,比排名第二的鞍钢股份高出13亿多元。另外,马钢股份、酒钢宏兴、重庆钢铁、山东钢铁、韶钢松山位列一季度亏损前五名。

在长江证券分析师王鹤涛看来,虽然整个行业低迷,但钢铁龙头企业优势凸显。“具体分析宝钢股份可以发现,在出售不锈钢及特钢事业部相关资产后,公司产品集中在优势碳钢领域,目前拥有轧钢产能约2400万吨,是国内汽车板领域最大供应商和供应链服务商,占据汽车板约50%的市场份额,将长期受益于汽车行业相对景气周期。”

但除去宝钢股份,钢铁板块似乎再无亮点。鞍钢股份虽然一季度净利润排名第二,但业内指出,鞍钢股份能够扭亏为盈的主因在于其调整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此直接减少公司2013年固定资产折旧额人民币12亿元,分别增加股东权益及净利润人民币9亿元。曾获封“上市钢企亏损王”的鞍钢股份,在2012年亏损41.57亿元,其2013年年报显示去年营业收入为753.29亿元,同比下滑3.69%,业绩并无起色。

而排名第三的新兴铸管则公开表示,公司的盈利主要靠出售股权的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兴业证券分析师兰杰指出,“虽然该公司在非钢业务上的发展较为积极,但一方面由于钢铁主业负担较重,另一方面非钢业务的培育也需要时间,短期对业绩贡献有限。最近两个季度该公司实际毛利率仅为3.88%和4.15%,毛利率持续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附近,钢铁主业均处于亏损状态。”

41家上市钢企,除了少数实现主业盈利之外,其余多数的扭亏为盈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采用以上调整资产折旧年限和依靠财政补贴之外,甩卖资产也成为上市钢企扭亏的手段之一。如华菱钢铁,通过将旗下的焦化资产转移兜售,也获得超过3亿元的收益。

亏损的钢企大多将业绩不佳归因于行业的整体低迷。“今年一季度钢价下跌至2007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在宏观经济依然低迷及主要下游行业需求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尽管3月中旬需求出现季节性好转,但仍不改一季度钢价整体下跌态势。总体来看,一季度行业盈利水平已降至历史低位,期待行业盈利触底反弹,但考虑到内生性需求持续性不强,预计恢复幅度有限。”王鹤涛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