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春节过后工业企业利润情况有所好转,也可以让广大企业略微松口气了。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从统计数字本身来看,3月份利润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电子行业的拉动,二是受基数较低的影响。3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3.4%,而1至2月份同比下降14.1%,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上升3.3个百分点。
抛开数字本身,当前所有类型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且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持续上升,是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回升的根本原因。
1至2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68.7亿元,同比下降0.2%。而到1至3月份,所有类型的企业实现利润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48.4亿元,同比增长2.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91.4亿元,增长14.2%。
从利润率来看,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28%,同比微升0.07个百分点;1至3月份,利润率继续提升到5.4%。同时,实现主营活动利润同比增长9.4%,增速比1至2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率的提高和主营活动实现利润增速的加快,都表明在单位成本、单位费用同比上升的情况下,企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盈利水平保持了基本稳定。与1至2月份利润率提高主要依赖企业营业外净收入和投资收益同比增加较多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说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正在向正常轨道回归。
不过,何平强调,当前工业产品销售增速回落和单位成本费用上升需要引起关注,因为这种状况的持续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1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553.9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与1至2月持平,比上年全年回落3.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规模效益有所下降,也说明市场需求依然不旺。1至2月份,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18元,同比上升0.72元,1至3月份,成本进一步增加到85.56元。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成本的上升主要来自于土地、劳动力、融资等方面,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姚景源表示,除了关注整体工业的发展情况外,也要格外关注不同行业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看清工业领域的结构性变化。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行业利润处在增长区间,但新增利润集中于少数行业,主要采矿及原材料行业利润则明显下降。1至3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持平,7个行业下降。新增利润最多的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06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229.7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151.8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145.6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94.5亿元,这5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近八成。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增利润最多的主要是附加值较高的电子通信和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而利润下降的行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燃料等行业,这正符合我们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指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正在悄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