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疮疤”变成社区新名片
本报记者 杨阳腾

城中村,因生活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差、治安混乱曾被视作“城市的疮疤”。深圳全市原有城中村超过1000个,通过十几年的改造和拆迁、建设和整治,如今,深圳城中村已逐步从昔日的“脏乱差”升级为文明健康的新型社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改造:“脏乱差”变宜居

10年前,位于深圳市原关外的西头新村,其“脏乱差”与深圳许多城中村如出一辙,50多岁的周明生在村里有一栋自建小楼,数十个房间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这里人口密集、环境脏乱,不仅令租客望而生畏,也让业主十分头疼。

如今,周明生告诉记者:“我们西头新村正在向宜居社区转变!”老周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西头新村实施的治乱工程。

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办事处综治办主任陈向军向记者介绍,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拆迁,二是改造,西头新村就属于被改造的范畴。龙华新区于2009年引导138栋出租屋业主选举成立业主自治委员会,翻新绿化小区道路,并聘请保安员和环卫工人营造安全整洁的宜居社区,帮助小区实施围合式管理。有效的业主自治,加上群防群治塔式管理模式,使西头新村环境明显好转。

从乱到治,租客的反映最为直接。房子好出租了,收入提高了,业主尝到了改造升级的甜头,自然拥护改造的做法,并积极为社区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出谋划策。

重建:“握手楼”成文明新区

在深圳实施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福田区田面村堪称典范。田面村在福田区原15村中面积最小、村民人数最少,是名副其实的“袖珍村”。作为深圳第一个全部拆旧重建的城中村,田面村从1998年开始改造,而今彻底告别了“握手楼”,迈向花园式的城市文明新社区。

田面村原村民老林对记者说:“以前村里治安、卫生等方面都很糟糕,村民虽然能收租金,但也并不喜欢这个环境。”据老林介绍,实施改造后,在外面买住宅小区居住的村民也搬回来住了。

如今的田面社区有各类住宅78栋,商业楼宇15栋,总人口约有1.3万人。记者走进社区,看到的是宽敞的路面、大片的绿化带、整齐划一的住宅楼,还有设备先进的24小时监控安保。眼前这个现代化的花园式小区让人很难与印象中的城中村联系到一起。

“道路宽阔了,下水道不臭了,出租屋租金也变高了。这几年政府帮助我们不断改造公共配套设施,我们感到是真正住在了现代化城区了。”老林骄傲地说。

融入:城中村多元化发展

在国内享誉盛名的田面设计之都产业园就在田面社区内,目前已进驻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设计企业170多家,其中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占80%。

曾经被视作“城市的疮疤”,如今成为社区发展的名片。随着持续不断的更新改造,城中村正主动融入到深圳这个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怀抱中,实现多元化发展。2014年,深圳将为城市再做“整容”,拟拆除重建用地面积达到152.64万平方米。自4月1日起,深圳市《〈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试点实施办法》开始施行,深圳市旧改将进入新阶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