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有一村 看浓园
本报记者 刘 畅 实习生 刘晓虹

“别有一村”是四川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浓园所在的武侯大道新苗村因小城镇经济扬名全国。如今,这里又有了带着浓厚艺术气息的浓园。

原创的基因

浓园的原创精神得从女当家杨丽说起。浓园的“出生地”新苗村曾是杨丽发家的地方,她和丈夫蒋林从建材起家创业,一度将门店拓展到20多家。因为丈夫热爱艺术,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夫妻俩卖掉门市、房产,将全部家当转投到浓园的创办中,个中艰辛可想而知。2000年,开始策划创建艺术村;2004年选址,2007年浓园国际艺术村正式开村……如今,蒋林是浓园艺术村的村长,杨丽则成为浓园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被人们视作“艺术乌托邦”的浓园艺术村如今越发红火。这个占地约160亩的艺术村里共有70余栋建筑,吸引了200多位油画、国画、雕塑、书法、摄影等艺术家入住。2012年,浓园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四川省重点文化旗舰企业”,2013年被评为“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业已成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又一张名片。

杨丽为浓园设计的入园模式包括:引进成名顶尖艺术家、为中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好的创作平台,更要关注那些从各大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

杨丽为艺术家们设计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样吸引人。除了为大家提供工作室,为大多数工作室免费供应水、电、气,还包括在园区内开设餐馆、食堂、茶厅等,园内还修建了大型展览厅和作品销售厅。

和传统产业不同,杨丽意识到,在艺术家聚集的浓园,除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外,还必须营造优秀的软环境,才能真正留住艺术家,并进一步把年轻人的艺术想象力转化为创作生产力,让已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擅长经营思考的杨丽巧妙地通过一间200多平方米的文艺沙龙,为艺术家们搭建一个多元互动的平台,营造出适合艺术交流的软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创作生产力。据介绍,目前新提出入驻浓园申请的艺术家已超过100位。

创意的回报

走进浓园的会客室,随处可见造型别致的小物件。“在浓园,每一件作品都是原创的,不可复制。”杨丽说,相较传统画廊、艺术机构,浓园在实现产业盈利方面更为广泛,但整条产业链要实现盈利的关键就是作品的原创性,艺术家们也需要园区推广原创作品。

其实,像浓园这样的艺术“圈子”在成都并不少,东有“蓝顶”,西有浓园,聚合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顶尖艺术家。浓园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经营者认识、理解并尊重了艺术创作和产业规律。杨丽表示,除了继续扎实做好展览、销售代理外,浓园还将把重点放在衍生产品开发上。比如现在着手研发的海瓷艺术品,这种基于贝壳粉末烧制的工艺品经由浓园艺术家的个性化创作,使得每一件瓷器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杨丽说,“我们要逐渐形成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研发模式,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把‘浓园创造’推广成国内知名艺术品牌”。

曾经靠艺术家们基于爱好在城市边缘自发聚合生长的“圈子”文化,开始进入政策和经济的中心,这也是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果之一。“成都是一块艺术福地。”在浓园艺术家程丛林看来,成都东南西北都有艺术家群落,“蓝顶”、浓园、“西村”、“北村”等等,让成都无愧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第三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