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雅安荥经县产业兴城
田园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洁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雅安荥经县全面启动了烈太产业新城建设,通过近一年时间的推进,一座新的产业之城初具雏形。荥经县计划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把烈太产业新城建成微晶玻璃产能超2000万平方米,并将微晶材料产业园区打造成产值过百亿元的园区,真正建成一个产业雄厚、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生态优美的产业新城。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稻田,百姓靠传统耕种维持生计,你看看现在,一座新的城市将在这里拔地而起。”烈太乡的乡长沈中俊指着不远处的工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荥经县烈太产业新城定位于“两化互动新典范、生态美丽荥经城”,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左右,由微晶新材料产业园区和配套城市功能区两部分构成。其中,以烈太乡先期启动范围作为核心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其余部分为扩展区。在推进产业新城建设上,当地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理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突出项目推动,推进产城一体化。

“荥经县积极探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协调联动的突破口,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无污染、零排放,土地资源利用率、厂区绿化率、城市绿地率将提升到更高水平,探索建立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沈中俊说。

据了解,荥经县现有花岗石废料高达1亿立方米,烈太产业新城立足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培育出国家建材工业“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微晶玻璃。该产业不仅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且产能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后,每年可消耗花岗石废料近百万吨,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度循环,并将大大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又能提高老百姓的人均收入!”沈中俊告诉记者,“建成后的城市功能区,可容纳6000多人入住,占全乡人口的一半,同时,我们还会提供产业线上的基础工作岗位,使百姓在当地就业。”

目前,四川一家微晶科技股份公司已经入驻,这是一家集微晶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该公司建设的3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投产运营,年产量达15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亿元,可同时解决当地600多农民的就业问题,让当地传统农民转身变成新材料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

“我们选择在雅安建基地,主要还是考虑到这里原材料丰富,花岗石废料体量巨大,同时雅安的电价相对较低,长期下来能节约不少成本。”一名微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烈太产业新城天然气管线、供水管网建设均已完成,城市功能区在芦山地震两周年之际将全面建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