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公布PM2.5来源
机动车为何成为 难啃的“硬骨头”
本报记者 苏 民 杨学聪

机动车对北京PM2.5生成具有“综合性贡献”。与国外主要大城市相比,北京540万的机动车保有量不是最多的,但车辆使用强度却是国外的两倍甚至更高,再加上高排放老旧机动车的存在、柴油车保有量相对较大,其污染不容小觑

经过一年半的科学研究,北京最新的PM2.5来源数据4月16日正式“出炉”。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全年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约占28%至36%,本地污染排放占64%至72%。在本地污染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1.1%、22.4%、18.1%和14.3%,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其他排放约占PM2.5的14.1%。

据了解,2012年初,北京市环保局曾发布PM2.5来源解析,明确了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攻方向。此后,北京市环保局组织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和中国环科院等科研单位,将科研项目与日常监测工作相结合,得出了2012年至2013年度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和工作建议。今年3月31日,环保部会同中科院等单位对研究项目进行了专家论证,研究成果得到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研究结果发现,北京的PM2.5成分和来源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二次粒子,累计占PM2.5的70%,是重污染情况下PM2.5浓度升高的主导因素。二是机动车对PM2.5生成具有“综合性贡献”,具体可归纳为3类。首先,机动车直接排放一次PM2.5颗粒,以有机物和元素碳为主。其次,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是PM2.5中二次有机物和硝酸盐的“原材料”,也是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的重要“催化剂”。第三,机动车行驶还对道路扬尘排放起到了“搅拌器”的作用。

为什么机动车会成为北京治理PM2.5难啃的“硬骨头”?国外是否有经验可供借鉴?北京市环保局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与国外主要大城市比,北京540万的机动车保有量不是最多的,但车辆使用强度是国外的两倍甚至更高,再加上高排放老旧机动车的存在、柴油车保有量相对较大,都使机动车成为北京减排的重点。北京虽然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国V标准,但仍有大量国I、国II车存在。而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十分之一的柴油车的污染能力更不容小觑。从监测结果看,机动车直接排放的一次PM2.5颗粒,同等排放标准的柴油车是汽油车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柴油车的占比虽然不高,但其对PM2.5的影响不低于汽油车。

本次研究成果也为未来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方向性建议:一是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是北京PM2.5来源的4个主要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根据北京的污染特征,尤其要严格管控机动车污染。二是区域传输对北京市PM2.5来源的占比较高,要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急需切实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削减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有机物和硝酸盐是北京PM2.5的最主要成分,建议削减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并协同开展二氧化硫和氨等污染物排放控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