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既是西北老工业基地又是资源枯竭转型城市。2011年出现产能过剩,作为西北老城如何迈过这道坎儿?市长王永耀说,石嘴山化解产能过剩实施一个办法叫做“增3减2保1”,即在产能过剩“盘子”里保证3分增量,拿出2分用来弥补淘汰落后产能造成的损失,再拿1分保证全市经济可持续增长。
“石嘴山市是因煤而兴、依煤而建的西北老工业基地。”王永耀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越来越高,产业结构越来越精细,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石嘴山老的工业经济运行越来越艰难,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全市工业的“当家小生”电石和铁合金两个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两个沉重包袱。
石嘴山市电石和铁合金行业有八九十家企业,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污染环境,加上近几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一路下跌,企业效益持续走低。
面对石嘴山市工业经济出现的产能过剩,是彻底治理,还是修修补补?经过反复调研论证,考虑到全市电石、铁合金等产业无论在自然禀赋资源、国内规模优势及拥有一批技术过硬的产业工人,这些传统积淀无疑不可放弃。因此石嘴山以传统工业优势为母体,发展循环经济,做优存量,再以国家以及自治区级“实验室”为平台,以人才、创新为核心驱动发展新兴产业,另起炉灶做大增量。
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石嘴山市摸索出一条“增3减2保1”的化解产能过剩新路径。
石嘴山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杨志国说,“增1”,优化提档深加工一批。原来电石行业就是卖乙炔原材料,现在几户企业投资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出的PVC产品供不应求。最典型的案例是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经过几年技术改造,目前其循环产业链已形成石灰石—电石—乙醛—PVA—PVC。还有一户企业通过深加工生产出无毒高效农药,投放市场销售形势十分看好。
“增2”,控制总量改造一批。由于电石和铁合金产业电耗高和污染严重现象比较突出,石嘴山市实施强制性全面改造,即要求几十个大型企业必须更新使用大型密封矿热炉,铁合金耗电从每吨8400千瓦时降到7900千瓦时;另外80%的企业的废气、余热得到综合利用,加工成乙醇、合成氨等。
“增3”,拓展国际市场“走出去”一批。十几家企业通过升级改造,产品对外伸展卓有成效。比如银晨太阳能集团,不仅利用太阳能生产制热产品,还研制开发出制冷装置。去年中阿博览会期间与中东地区多个国家签订销售协议。
“减2”,对落后产能淘汰一批、停产一批。近两年,石嘴山市对十几家小企业强制性地将其陈旧设备全部拆掉,对改造后节能减排效果不明显的企业,强制停产改造。仅2013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12500千伏安以下炉型)224万吨;40多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被拒之门外;30多家企业被关停。
“保1”,另起炉灶做大增量。几年来,石嘴山通过建设“三个示范区”——打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区,“四个产业基地”——稀有金属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矿山设备机械制造、电石化工及下游产品研发,全力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电石化工、冶金、太阳能、生物技术、煤化工七大特色优势产业。
截至目前,石嘴山共引进、实施招商项目299个,总投资41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2%,新增就业人数8万人左右。2013年,全市非煤产业比重首次达到56.7%,成功越过“分水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1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
王永耀告诉记者:“凭借‘增3减2保1’的发展思路,到2017年,我们不仅能够迈过产能过剩这道坎儿,且全市工业增加值将实现年均递增20%以上,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1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将全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