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 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的金融体系什么样
刘 溟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棚户区改造工作获得了一揽子金融支持方案。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之设立专门机构,且实行单独核算,以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积极参与,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

显然,这一次,既能缔造经济奇迹也能制造经济危机的金融体系向好的一面推进了一步,金融机构在政策的督导下,社会利益被摆在了更高目标位置上。

金融有好坏吗?至少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先生的眼中是有的。在好的金融体系中,金融会为民众的梦想实现服务,不管这种梦想是职业的抱负、家庭生活的希望,还是生意当中的雄心。

在希勒先生看来,理想的金融体系可以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不会因为资金不足而变成空想。虽然这是一种经济学家常说的“理想状态”,可能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一刻,但并不妨碍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发挥金融体系的力量为棚改服务,显然就是这样的一种努力。

按照商业原则,棚改这类社会利益远大于经济利益的项目,很难被当作“生意”,这种领域中,确实需要政府主动伸手推金融体系一把,让他们稍稍把商业利益的位置放低一些,为社会发展贡献得更多一点。

如棚改这样领域的还有不少,比如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在监管机构“两个不低于”(增速和增量都不得低于前一年)要求出台前,几乎所有的银行机构喜欢的都是“傍大款”、“垒大户”,因为这种业务模式商业效益好。

从“两个不低于”政策的运行看,效果是明显的,自从政策出台以来,每年都能完成目标,但显然,“两个不低于”这样的政策只能保下线,与需要相比,还很难匹配。这种供给不足的根本解决之道恐怕还得是放宽金融准入门槛,在完善金融监管的基础上,让更多愿意并有能力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机构进入市场。

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样,平等的融资机会也是好金融的体现,对于这种平等的实现,政府不妨再推一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