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本钱”。只有千方百计把实体经济抓实抓好,就业才能有保障,消费才能有基础,金融业发展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源头活水”,我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眼下,最紧迫也最能见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便利。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千方百计把实体经济搞活。
新公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结束“三连降”,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但不少人心里仍感到沉甸甸的。
据统计,今年3月份PMI报50.3%,同上月相比,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进口、从业人员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都略有回升,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表现出一定的扩张态势,市场正在向好的方面变化。但也要看到,积压订单、购进价格等指数在回落,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最大,幅度为3.3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小,实体企业经营压力很大。
制造业PMI是国际上通用的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其数值变动反映了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要对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突出困难高度重视。
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是困难之一。尽管“营改增”、行政审批改革的持续推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但用工成本上涨较快、融资成本继续高企,使得部分企业负担仍然较重。从4月1日起,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达到1820元。最低工资变化反映了劳动工资水平上升的大趋势。一项覆盖375家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今年制造业工资增长幅度将达到9.2%。即使如此,年初仍然有很多制造业企业招不到工。工资上涨自然是合理的,但它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也是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融资难、融资贵依旧,并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不少中小企业反映,一些“业务创新”给银行带来了便利,却增加了企业负担。比如,贷款不给现金而给“承兑汇票”。一些急需资金的企业为了把汇票“花”出去,只能到中介机构加几个点的手续费来兑现。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2013年年报中也可看到,其日均净赚23亿元,主要来源于利差,这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负担。此外,土地、水、电等成本呈趋势性上涨,也“吃掉”了企业不少利润。
实体经济成本高,再加上全球需求下降,发展自然就会乏力。今年1至2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最近,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也显示,有46.84%小型微型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困难,58.08%反映市场竞争压力加大,23.74%反映订单不足。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本钱”。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当复杂,只有千方百计把实体经济抓实抓好了,就业才能有保障,消费才能有基础,金融业发展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源头活水”,我们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千方百计把实体经济搞活,眼下最紧迫也最能见效的工作,在于搞好“一减一增”。
“减”就是降低成本。劳动力等很多成本上升是刚性的,没法控制,降成本只能从减掉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入手。比如,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清理非税收费,深化“营改增”试点改革,为市场主体松绑,减少企业税收和交易成本。又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李克强总理4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减轻税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措施,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重要部署。从数量上看,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中的“大头”;从地位上看,小微企业是促创业、保就业、活跃市场的生力军。小微企业负担轻了,生产经营状况好了,整个实体经济也就“活”了。
“增”就是增加便利。加快落实“法无禁止即可为”,把制约民间投资的“弹簧门”卸掉、“玻璃门”打碎,铲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各路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活力;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变化,研究实施鼓励进出口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举措,实施更加统一规范的通关便利措施,为实体企业进行进出口活动、“走出去”创造更好条件。
(本文执笔:马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