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的陈先生最近注册了一个文化类公司。让他下定决心创业的是两个“没想到”:一是设立公司没了“门槛”,取消了最低资本限额,对经营场所的要求也放松了;二是他所在的开发区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将原来的办公大楼腾出来改建为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园区,让入驻企业免费使用,给了3年的孵化期。
激发陈先生创业热情的两个“没想到”,是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正如习近平主席近日在德国柏林回答关于中国改革问题时所强调的,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还包括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已经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在逐项落实。
逐项落实的全面改革,给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带来了公平参与和发展的机会。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增速为近年来最高,扭转了上年负增长的局面。随着今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普通人投资创业将更加便利。
千千万万人的创造活力,就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这正是改革的目的和效应。
增长的稳步前行,来源于改革注入的持续动力。
过去30多年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农村联产承包、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给国有企业放权、打开国门“引进来”……,正是不断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才造就了长达30多年平均接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使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位跃居第二位。
今后要实现更大的发展,还得靠改革。没有哪个经济体能一路高歌,也没有哪个经济体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无限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面对中国潜在增长率从10%左右到7%至8%的“换挡”,全面深化改革仍是惟一的出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集结号,去年以来中央采取的诸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简化工商登记制度等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为经济稳中向好提供了支撑,使得中国经济在2013年实现了7.7%的高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30多年的改革实践同时也表明,改革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环境,需要在经济稳定合理增长的条件下持续有效地推进,才会成为发展的动力,经济增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改革。
增速过高容易使资源环境要素紧张,容易引发通胀,不利于结构调整,弱化改革效果;增速过低则会影响就业,导致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改革难以推进。试想,如果一项改革举措无法最终显示出对增长的积极作用,其合理性将难以令人信服,改革自然遇到阻力。所以说,增长效应也是检验改革举措合理性的基本尺度。增长与改革的平衡,就在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增长要“稳”有“定力”,改革要“进”有秩序,这正是增长与改革的平衡之道。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的任务重大而艰巨。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经济依然面临着下行压力,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行业数据出现了下滑,经济走势和2013年年初有着近似的表现,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引来了“唱衰”中国经济之杂音。
实际上,虽然经济增速减缓,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从中央确定的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来看,“左右”二字意味着指标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区间,即经济增长速度比7.5%略高一点或略低一点,消费价格涨幅比3.5%略高一点或略低一点,都符合调控要求,特别是在季度之间、月度之间,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是必然的、难免的。只要经济增速波动没有明显影响就业稳定,只要价格涨幅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居民生活、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就可以说经济运行总体稳定。
经济稳定才有更大精力去推进改革。改革是促发展的关键之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的60项具体改革任务中的50多项明确作出了任务安排。随着改革举措的渐次落地,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