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阶梯气价有利于减少交叉补贴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价格所研究员姜润宇
本报记者 林火灿

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这一改革对天然气产业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改革能否减少交叉补贴现象?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价格所研究员姜润宇。

记者:近年来,我国在居民用电、用水方面相继推出了阶梯价格政策。从天然气产业本身来看,此次实行阶梯气价有何意义?

姜润宇:阶梯价格是政府管制具有自然垄断性商品价格的一种方法。在正常情况下,阶梯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市场价格对供求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供求产业迅速扩张,去年天然气消费量接近1700亿立方米。不过,天然气市场主体严重不足,天然气市场法律体系框架没有形成,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条件需要逐步完善。从供需情况看,天然气价格与除煤炭以外的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偏低,极大地刺激了需求,国产天然气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攀升。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理顺价格机制来妥善解决。

记者:阶梯价格制度能有效调整城市天然气供需格局吗?

姜润宇:目前,20%的居民消费了居民天然气用量的40%,而且,用量最多的5%的居民消费了居民天然气用量的20%。可以确定,这部分居民的天然气用量已经远远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数量,这些居民的过度消费,增加了城市输配气管网的用量和调峰难度。

继续保持居民用气低价,不仅难以解决少数用气量大的居民过多享有补贴的问题,而且很可能会进一步刺激需求,加大供给压力。阶梯价格方案较大幅度提高了超出生活必需用量的天然气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超出生活必需的天然气用量,降低天然气供给压力,提高利用效率,促进供求平衡,避免出现“气荒”。

记者:很多人都担心,阶梯气价可能带来居民的用气成本增加,应该怎么看?

姜润宇:阶梯价格方案在制定时就通过充分调研,确定绝大多数居民生活必需的天然气用量,同时保持生活必需的天然气用气价格的基本稳定,就可以确保绝大多数居民不会增加生活必需的天然气用量的支出,从而保证在实施阶梯价格方案过程中不降低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

记者:通过实施居民用气阶梯价格,能减少交叉补贴的不公平现象吗?

姜润宇:改革开放后,少数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商品价格由政府制定,这些商品价格依然保持较低水平,主要有自来水和天然气等。

经验表明,居民用气的供气成本较高,低气价难以弥补成本,更不能发挥引导和平衡供求的作用。目前,居民用气较低价格形成的亏损,主要通过对工商业等行业实行较高价格来弥补,这种交叉补贴造成了工商业等行业补贴居民消费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在对居民的交叉补贴量内部,存在消费天然气数量较多的用户,享受更多补贴的不公平现象。通过实施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减少交叉补贴,减少不公平现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