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的第一单 谁的最后一单
齐 平

万事开头难。

打破“中国式刚性兑付”僵局的口子从哪里撕开,一直令人颇费踌躇。但自从“11超日债”因不能按时全额支付第二期利息而包揽公募债市实质性违约的第一单之后,一切就没那么艰难了:自3月21日起,“11天威债”也将因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暂停上市;接下来也许还有华锐债,也许还有一长串低信用等级的公司债。

没人愿意看到金融产品违约的情况,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长期以来,债市、信托等用非市场化手段支撑“零违约”,弊端已是有目共睹:市场化违约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难以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摊和合理的风险对价,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到严重扭曲。

一个没有经历过违约事件考验的市场,不能算是真正的市场。毫不过分地说,市场各方已经在期待这样一次违约事件的发生。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委员在发言中说,中国债券市场的根本性缺陷之一是各种隐性担保,必须尽快实现各类债券的正常违约机制。

也曾有专家建言:“必须找出一两个信托产品,真正让它破产重组,让相关方、投资者受到一定的损失。通过这种方式逐步让市场知道信托产品有风险。”

说来有点残忍的是,“11超日债”确实是那个适合被“找出”的理想对象。经过一年多连续“吹风”,债券价格已有相当跌幅,而此次违约只涉及8000多万元利息,风险相对可控。有专家打了个比喻:这就像是在不断被吹大的气球上扎个小孔,让集聚的金融风险渐次释放,避免爆炸。

比喻很生动,但现实很冷酷。中国金融市场进步的这一个“小孔”,摊到每一位直接承受损失的投资者身上,可能就是吞噬个人和家庭幸福的“黑洞”。谁也没理由要求他们多么豁达。近日,超日债投资者接连起诉发行涉及的评级机构、保荐机构和证交所,还准备诉证监会“行政不作为”。

市场不相信眼泪。但要让投资者相信这一点,真的很难。空口白牙的教育难收实效,真金白银的教训才入脑入心。与债民的激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股民的沉默:同样以超日太阳公司为标的,3年间*ST超日股价跌去8成多,眼下还面临退市的风险,股民更多的是“打落牙齿和血吞”。这种境界不是天然养成,而是来自市场的历练。

从一些“吐槽”也可以看出,习惯“零风险”环境的投资者对亏损明显心理准备不足。比如:购买债券就是为了风险低——咱凭什么认为年回报近9%的投资会毫无风险?比如,AA级债券此前从未出现违约风险——只看从前不想往后,本来就犯了投资的大忌。

种种迹象表明:一个为过去的“零风险”埋单的时刻正日益迫近,作为投资者,必须打破残留的“零风险意识”,抬升自己的风险容忍度。

但更重要的,“买者自负”的前提,必须是“卖者有责”。在劝说投资者接受“愿赌服输”的结局时,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应当首先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本分。即使在按有关方面回应属于“典型的市场化事件”的超日债违约中,不仅有不可控的市场因素和企业经营风险,也掺杂着包装发行、业绩变脸等行业通病。在一个破旧底子上描绘出的“第一单”,意义难免大打折扣。

如果这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单”,也能成为杜绝强势机构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后一单”,超日债投资者的付出才算值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