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创 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验室速写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工作人员用虹膜识别技术刷“眼”上班。
本报记者 佘惠敏摄

“世上万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都是一种模式。模式识别就是试图用数字化手段将世上万物自动分类识别出来。”担任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近16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在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时充满激情。

这的确是一个神奇的领域。研究者们行走在电脑与人脑之间,将理性与感性、精确与模糊这些相连又相对的元素融合,在模式识别、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大放异彩。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刘成林在提及模式识别研究者们需要的素质时说:“数学基础要好,也要有模式识别的概念。数学是严密的,模式识别则面对的是模糊的对象,脑子里还要考虑到应用。”

这也是一个平实的实验室。在很多人想来,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应该有罕见的仪器,神秘的课题,白发的先生。但走进模式识别实验室,这些想法就迅速被打破了:没有罕见仪器——他们的科研工具主要是电脑、相机、服务器,这与我们报社并无不同,连格子间都长得那么相似;少有神秘课题——课题大多很实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比如图像视频分析可用于视频监控抓小偷,生物特征识别可用于寻找被拐儿童;不见白发先生——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91人,最大的不到60岁,45岁以下年轻人约占80%。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实的实验室,成果却十分丰硕:承担科研任务273项,到2013年底已结题19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7项,国际发明专利3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7项……以上数据,仅为过去5年间的成果统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