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亩三分地”思维亟待打破
林火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战略支撑。这意味着在新的战略框架下,我国将更加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联动,构建各区域之间互联互通、合作对接和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新棋局。

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棋局中,不能再任由地方或区域盲目发展、随意发展,也不能任由地方在发展蓝图上乱涂乱画,而是既要突出各个区域的发展特色,也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使各区域在联合发展、抱团发展中实现资源共享互补,打造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使区域发展成为增强内需和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

一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走过的弯路已经清晰地表明,只有摆脱狭隘的地方利益的思维束缚,使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才能使自身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借助其他地区的长处来补足自身的短板,真正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使各地的发展活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实现“1+1>2”的效果,使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需要从全局着眼,编制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带发展规划。各经济带、经济圈必须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使发展目标更明确。

与此同时,要强化经济区、经济带、经济圈规划的约束力和指导性,既不能使区域经济带胡乱“摊大饼”,也不能随意“翻烧饼”,相关建设应坚决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不能“规划一套、实施一套”,更不能“一任领导、一张蓝图”。要按照规划的布局,持续推进各区域之间的产业对接协作,因地制宜做长做优产业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好产业规划。

当然,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并非要让各个区域搞同构性、同质化的发展,而是要打破地域条框的限制,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让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更加合理顺畅地流动,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打造区域发展的新棋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