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些“好听”的“干货”
韩秉志

3月7日,全国政协开始召开各界别联组会议,继续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我想说说高校企业的事情,高校是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教学科研,目的是培养人才、支持创新。而企业是生产经营单位,目的是盈利。高校办企业不伦不类,二者没有相容性。高校企业属于国有资产,建议组建一个中国高校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把属于事业单位的高校所有的资产划归集团公司管理,高校可以按照贡献率分红,但不能干预人事任命和经营,或者考虑民营化方式,高校可以拿钱去投资,但不能经营企业……”

这是发生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的一幕,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委员的发言没有官话套话、而且很有个性、平实而直白。

“要是所有的委员都能像今天这样直奔主题,谈点‘干货’就好了。”笔者身边的一名同行说。在她看来,曾经有个别委员发言时说的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话,却对解决问题没有实质性帮助。

套话“好说”,但不“好听”。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但其实却是不作为的表现。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民主监督,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政协提案有一条“三不限”原则,时间不限、内容不限、人数不限。只要内容经过充分调研,了解诉求,就不怕问题尖锐,也不怕存在“瑕疵”,怕的反而是沉默不语,避而不谈。

细节见变化、会风显作风。可喜的是,自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治理会风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今年的全国两会传递出来的是务实高效的会风。采访中,会上委员们积极互动、建言献策的场面屡见不鲜。会外,不少委员主动公开提案内容和调研过程,委员们“好听”的“干货”的确多起来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