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进社区、义务清理垃圾……,近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学雷锋纪念日前后,各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纷纷展开。然而,志愿服务不能仅在“学雷锋日”、“敬老日”、“助残日”等特殊的日子一年见一面,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化”这个牛鼻子,实现志愿服务经常化、常态化。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许多地方迈出了探索性的创新步伐:有的降低志愿“门槛”,鼓励人们从细微处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微志愿”实现“大文明”;有的发起成立“爱心银行”、“幸福储蓄站”等组织,号召居民“存奉献,储爱心”;有的打造“菜单式”志愿服务,搭起求助者与志愿者之间“你点我供”的交流平台……。这些独具匠心、形式新颖的尝试,吸引了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之中,传递温暖,播撒爱心。现在要顺势而为,及时总结好的经验与做法,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激励等方面形成整套制度,促进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长久发展。
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目标,绝不仅仅局限于组织一些活动,做几件好事,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是要构建并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在此过程中,重点是要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入社区、做进家庭,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