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4年3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本报记者 熊 丽 韩秉志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去年全国两会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的表态令人印象深刻。今年3月5日,新一届中央政府将交出履职一年后的首份“成绩单”。盘点一年来的工作,新一届中央政府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持续发力、深化改革、高效履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廉洁、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速,着实是“甩开膀子”的一年。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有机统一,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保持政策定力,实现了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全面完成年初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范小建表示,2013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了165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8.5%,这一成就来之不易。

2013年7月召开的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又提出了“上限”和“下限”的概念,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抓住了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用负面清单对企业和市场进行管理,用正面清单监督政府。”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邓辉认为,“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通过拆除利益藩篱,减少微观事务管理,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

从去年3月至今,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已达362项。仅用一年时间,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完成过半任务。2014年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我国全面推开,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去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庄严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一年来,中央带头厉行节约,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也起到了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

来自特邀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王贵国和魏明德表示,从香港看内地,一年来,中央在反腐倡廉方面力度空前,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得到大家支持。“以前来内地参加会议感觉到应酬多一些,但现在不再有这样的负担。”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唐子来认为,建设廉洁政府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敢抓“大老虎”,给贪腐行为造成很高的威慑力。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兜住底线”显得尤为重要。一年来,中央坚持织好网、补短板、兜底线,切实增加教育、就业、住房、医改、文化等方面支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截至2013年9月底,已有24个省份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399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条件明显改善;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按照10%的标准再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财政厅厅长胡强认为,一系列的民生新举措,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更直接地照在老百姓身上。以江西为例,虽然财政总量小,实力弱,但始终坚持守住底线,民生投入只加大不减弱,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只提高不降低,民生工程覆盖面只扩大不缩小。

2014年,代表委员们期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带领下,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继续“甩开膀子”,迈出更扎实有力的步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