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3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本报记者 陈学慧

2013年,中国经济表现再次让世界“惊艳”:7.7%的年增速,不仅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在国际上也是较高的速度,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近30%。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是中国经济前行的“节奏”。相比速度快慢,经济运行最忌讳的是大幅度波动,宏观调控的目的往往就是“熨平”波动。中国经济能够从容应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以及自身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驾驭经济“游刃有余”,以改革创新驱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保持定力——

稳定政策引导社会预期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守住了经济增长底线,又给予结构调整更大的政策优先度

好像听惯了靴子落地声,中国经济一旦有些许波动,市场就传言要出台刺激经济政策。去年一、二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经济增速分别为7.7%和7.5%,6月份发生的所谓“钱荒”,沪深股市出现年内最大跌幅,引起国内外市场的猜疑和紧张,要求增赤字、松银根的呼声和压力很大。

是否出手干预,十分突出地摆在决策者的面前。如果只顾眼前,用新一轮短期刺激政策拉动经济,不是不能为,而是不宜为。尽管与前几年相比,我国扩张财政政策的空间已经有限,存量货币规模相当可观,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和空间小了很多,但可用的政策手段仍然有不少。综合分析形势,中央认为,这种做法副作用较大。扩大赤字和超发货币,可能短期内经济增速会上升,但长期会加重市场主体对经济刺激政策的依赖,带来大气污染、产能过剩、资源约束等难以承受之“重”,造成不良的市场预期。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但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坚定信心、顶住压力,静观其变、谋而后动,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走势的基础上,坚持“该出手时就出手”,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三者有机统一。

宏观政策要稳,不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直接干预,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同时跟这个区间相配合,确立相应的宏观政策框架。即使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只要增长速度不滑出底线,就业和社会稳定不出现大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就不必进行大的调整。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守住了经济增长底线,又给予结构调整更大的政策优先度。同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社会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稳定了社会预期,坚定了发展信心。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高,市场预期、市场信心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就越大。

当然,稳定政策,并不意味着“不作为”,而是要严密监测经济形势变化,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地预调微调。

深处着力——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的措施激发活力,用创新的手法增强动力,更多地靠市场力量去优化资源配置

2013年9月29日,“要制度创新不要政策优惠”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重大尝试。“负面清单”、扩大投资领域开放、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功能、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一项项改革先行先试,其核心要义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释放市场的活力。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能够广泛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有些事不用政府去做,市场会自动调节。关键是放开用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焕发活力。经济如何换挡升级?政府如何少花钱,又能稳增长?释放改革红利,让企业花钱,让市场发力,是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的措施激发活力,用创新的办法增强动力,更多地靠市场力量去优化资源配置,激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新一届政府把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一年来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了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改革工商注册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改为了报告公示制。

在财税金融改革方面,营改增正式扩围,利率市场化、铁路投融资、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门槛、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面,顺利实施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新机制,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到位,完善了核电上网电价机制等改革方案,脱硝电价政策由14个试点省份扩大到全国;在民生领域改革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发布实施,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多家,新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建立。

精准发力——

优化供给促进结构调整

调结构跟稳增长密切相关,很多调结构措施本身就具有稳增长功能。很多措施着眼点是调结构,客观上具有稳增长功能,这就是我们政策的巧妙之处

中国面临着三重任务,一是稳增长,二是调结构,三是促改革。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既有稳增长的任务,同时还面临着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的任务。

稳增长是综合保障、调结构是后劲之源、促改革是最大红利,如何把这三者在当前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处理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创新宏观管理方式的表现之一,是确立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当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时,稳定宏观政策,就是要向社会释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坚定信号,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精准发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既考虑当前,更重视长远,在搞好需求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和优化供给,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

调结构跟稳增长是密切相关的,很多调结构的措施本身就具有稳增长的功能。比如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出台了扩大信息消费的政策,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强薄弱环节投资,加大了污染治理、节能环保、公共交通、基础电信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这些措施着眼点是调结构,客观上具有稳增长的功能,这就是我们政策的巧妙之处。

制造业是中国的优势所在,在优势产业方面,要注重在增量和存量上双管齐下,强化创新驱动,既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又积极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产业结构调整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要继续扎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下大力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地区实施细则,启动清洁水行动工程,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推动出台生态补偿条例,研究制定排污权交易方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去年以来,结构调整方面出现了新进展。一是中低端制造业发展良好,高技术产业增速较快;二是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投资;三是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比例进一步合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