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致富造就“龙江第一村”
本报记者 倪伟龄 通讯员 徐 露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却有个靠发展产业致富而闻名的“龙江第一村”——兴十四村。

2月19日,记者冒着严寒踏访甘南县兴十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一台大型现代化喷灌设备矗立在田间,如今万亩农田只由几户村民来耕种经营。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对记者说:“兴十四村2.4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和节水化大喷灌,只要轻轻一按电钮,大型机械化设备就可以自动操作,田间看不到人作业,真正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靠天吃饭。”

记者采访当天,齐齐哈尔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兴十四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春暖花开,蜜蜂在草莓地里飞舞传粉。来自辽宁的孙德胜就承包了7栋这样的温室大棚,孙德胜一边邀请记者品尝草莓一边说道:“在春节期间草莓每斤能卖60元,全年仅草莓一项纯收入就很可观。”

走出温室大棚,记者来到村办企业黑龙江花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只见一台台大型机械设备轰轰作响,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机器,有条不紊地加工农产品原料。富华集团副总经理孙光对记者说:“这些工人以前都是村里地地道道的农民,如今都成了工厂的业务骨干。”兴十四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后,农民虽离开了土地,但没有离开家乡,目前全村24000多亩土地只有2%的农民继续耕作,其余98%的农民在家门口从事二三产业工作。

从工厂出来,记者又来到村民王立忠一家居住的农民公寓楼,这是一间3室1厅的现代化公寓,总面积115平方米,客厅墙上挂的液晶彩电正播放新闻,提起现在的生活,老两口笑容满面。

2013年,兴十四村的总产值达到21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7.02万元。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致富秘诀:“兴十四村围绕大农业搞产业化,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让一户农民受穷,不让一户农民掉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