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启程来北京参加两会的刘建军委员这几天格外忙碌。春耕在即,作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的他,出发前的几天日程全部排满了,既要忙着布置新年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工作,又要为几个重点产区对接项目计划奔走,还要抽出时间整理完善手头的提案。
从事农业科研的刘建军,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是粮食安全。“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消费大国。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的手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一些农村的土地荒芜了,一些低产田和‘望天田’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很令人担忧。最新统计显示,近10年全国自然村锐减90万个,每天有200多个村庄消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土地上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谁来种地是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没有劳动力,种粮效益又低,怎么谈粮食安全?”刘建军有些忧虑地说。
刘建军说,在今年的四川省两会和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都建议提高粮食收购价格。2013年的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油菜籽和玉米临时收储价都是稳中略涨,对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今年我还想就这个问题再提一些建议,设计可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粮食实现“十连增”,科技的支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建军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示范,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不过,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受到推广队伍、经费等很多因素的制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亟需在激励机制等方面切实加强。”
刘建军是去年第一次上会的新委员,为更好履行政协委员的使命,他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农民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刘建军认为,粮食产量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方面,品质和质量也是重要课题。“我们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确实存在,而水稻更容易吸收重金属,近年来发生的‘镉米事件’就是例证。我希望国家能够深入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针对全国土壤区域性污染的情况,加快实施分类管理。”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粮食供需仍是‘紧平衡’。希望我们共同秉承勤俭节约的传统,减少浪费。”刘建军说。
文/本报记者 来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