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关乎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并高度重视的公共领域。
从制度设计层面看,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大经济社会制度,在我国渐进的经济转轨和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安全网和稳定器的重要作用。但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更多的期盼,利益诉求呈现多样。
前几年,公众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农村和部分城市居民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普惠性制度安排的落实,社会保障基本面扩大,我国织就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保安全网,这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近年来,公众的利益诉求则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待遇水平的差异,如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双轨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地区分割统筹情形下的缴费负担不公平等;二是养老、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问题。虽然社会保障目前占财政支出比例还不够高,但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加上一些基本社会保障项目的制度设计尚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值得高度关注。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重要时期。
新年伊始,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举措密集出台,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多项改革剑指公平和可持续。这正是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部署,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城乡居民在同一种医保制度下享受平等的医疗保障权益、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各项改革重点任务正紧锣密鼓依次展开。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景值得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