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岛:用系统合力 培育专利“黑马”

2013年副省级发明专利排行榜上,青岛市成为了让人眼睛一亮的“黑马”:2013年,青岛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172.2%和26.5%,增幅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更是荣膺榜首。这一优异成绩绝非偶然,而是青岛从2012年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以系统性的改革创新合力推动的结果。

青岛先后出台《青岛市专利保护规定》、《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专利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强系统谋划;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加大对发明专利的资助力度,两年来列支经费2700万,充分调动青岛市发明专利创造积极性;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5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88家。

青岛还加大力度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技术的实施,2013年专利技术交易额4581万元。此外,2013年还有17家银行与6家担保机构合作,为68家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质押组合贷款7.5亿元。与此同时,青岛还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人才培养,连续两年举办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班,培养专利代理人113人,考试通过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13年底,全市专利代理机构数量达到15家。

步入2014年,青岛还将通过探索科技成果拍卖、大力推动国际技术转移等,进一步优化升级系统合力,让这匹专利“黑马”继续驰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