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呼吁城市发明专利——
既要重拥有,更要重驱动
本报记者 董碧娟
2013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副省级城市
2013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副省级城市
2013年我国PCT申请量排名前十位副省级城市

发明专利已毫无疑问地成为城市重要竞争力之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3年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排行榜上,无论是申请量、授权量、拥有量,许多城市都呈现强劲增长之势。剥开数字的外衣,这些守卫创新的专利成果能否充分转化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在发明专利数量陡增的今天,多位专家强烈呼吁:城市发明专利应避免泡沫化,既要重拥有,更要重驱动。

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青岛市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深圳,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2013年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的“成绩单”可圈可点。青岛市成为了一匹黑马,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3万余件,连续两年翻番,首次超过深圳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西安、成都这两个西部城市继续稳步前进,2013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列第五位和第六位;东北地区城市已经连续两年无缘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而在2013年排行中,沈阳以1574件入选。

成绩背后是各地不断提升的创新实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志军说:“发明专利的质量和数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高低的明显标志。这里所说的创新能力,除了包括科技水平外,还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动力等多个方面。”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专家杨晋认为:“发明专利排行榜较为靠前的城市,说明当地市场化程度较高,创新驱动作用十分明显。也说明除了市场‘无形之手’发挥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有形之手’的配合也十分有效。”

为何西部城市表现不俗?李志军分析指出,“一是中央推出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力度加大,创新环境在改善和优化;二是西部城市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有效地吸引人财物到西部创新创业;三是西部企业专利意识不断提高,加大了创新投入。”

很多城市的不俗成绩得益于当地有效的推动机制。杨晋指出,“成绩较好的这些城市,无不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完善各项配套知识产权制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努力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2013年我国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十位副省级城市

“两只眼睛”看排行

我们既要肯定城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的成绩,也要避免出现发明专利泡沫化的势头

城市发明专利排行榜上显示的数量成绩令人欣喜,但若细观,会发现一些城市存在申请量与授权量的排名悬殊较大、衡量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PCT申请并不多等现象。

对于这些,专家们呼吁,一定要用“两只眼睛”来看,既要充分肯定,也不失理性考量。

一些城市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远大于其发明专利授权量,对此,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解释说:“主要是因为申请发明专利后有个审查过程滞后周期,譬如今年申请的专利一般在两三年后才可能授权。”

而城市PCT专利申请数量为何不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授黄玉烨说:“PCT申请关键看有无产品和技术输出的需求。同时,成果创造性强弱、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技巧等因素也会影响PCT申请。”

陶鑫良认为,城市发明专利申请的大幅增长,既有与时俱进、水涨船高的上升因素,也可能局部存在着片面追求数量、拔苗助长的不当原因。黄玉烨也指出:“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不排除一部分非正常专利申请,也就是为了追求申请量,把一些明知道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的成果拿去申请。”

陶鑫良说:“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应当与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相同步和相匹配。如果科技创新成果跟上了专利申请举措,那是‘巧媳妇善为有米之炊’;但如果专利申请举措超越了科技创新成果,那就会异化成‘笨媳妇滥为无米之炊’。”

济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中华指出:“专利数量固然重要,但申请专利重在谋‘势’,而非追‘量’。申请专利的意义,不在获得专利证书本身,而在于对发明创造的独占性权利,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市场控制力和话语权。”

借势转型 强化驱动

城市应该调整专利战略的发展导向,把主要着力点从提升发明专利数量转向增强专利质量

在我国城市发明专利数量突飞猛进之际,专家们强烈呼吁,应该借势转型,从数量走向质量,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作为发明专利创造的主力军,城市应该助推企业率先加快转型步伐。

侯中华说:“当今时代,专利越来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商业策略。外国企业针对我国企业挑起的专利诉讼与年俱增,愈演愈烈,我国正进入专利纠纷的高发期。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绝非靠申请一项或几项专利就万事大吉,应进行系统的战略谋划。”

要借势转型,城市应进一步优化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创造热情和专利转化应用的积极性。

侯中华强调:“我国正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艰巨任务。而创新是人的创新,只有让创新主体感觉到创新成果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才会改变‘研究与应用两张皮’、‘专利实施是单位的事与己无关’的现状。”

“发明专利数量再多,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创新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杨晋说,“美国当前专利诉讼案件的赔偿强度已达到了平均500万美元一件,而在中国,97%按照法定赔偿额度,平均每件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这一对比除了说明我国的赔偿门槛过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利质量的优劣。”

陶鑫良呼吁:“我国今后专利战略的重心,就是如何在已经厚积薄发的专利申请数量基础上着力提升专利质量,必须避免单纯为数量而数量,也必须避免片面重数量、轻质量。”

杨晋认为:“排行榜在证明城市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宣告了排名靠前的城市应把主要着力点从提升发明专利数量转向增强专利质量。我们是时候调整专利战略发展导向,从专利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