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流延伸在极寒地带的铁轨上
——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地区采访记
本报记者 齐 慧

零下25摄氏度,人在室外待几分钟,感觉就像被冻透了。可牡丹江人却说,这两天“暖和”多了。哈尔滨铁路局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一年中6个月严寒,其中3个月极寒。记者在春运返程高峰之际来到了牡丹江,看看在人流叠加、天气极寒的情况下,铁路人是如何给旅客带来温暖的。

风雪中的“体检”保安全

上午9点30分,牡丹江机务段“地检司机”——51岁的王希剑,拿着他的小锤和手电筒已经在室外敲敲打打地工作1个多小时了。外面刮起的白毛风刺激着他的眼睛,眼泪不断地流着。

他的工作就是在机车入库、出库时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哪怕是整修完毕的机车,也要重新检查一遍。这项工作被称为机车上线运行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

“一到冬天,机车外部特别是车底全是积雪和积冰,我们需要将冰雪从机车的部件上一点点敲下来,露出机车部件,才能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故障和隐患。”说话时,王希剑手里的小锤一直没有停过。

“我们检查机车不仅要检查静态的各部件,还要检查动态时的状态,地检司机作业无论严寒酷暑,全部是24小时在室外。”王希剑说,他们一个班至少在室外工作3至4个小时,他和他的同事也都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但想到车上旅客的安全,这工作还是要坚持下去,并且不能有一丝懈怠。”

“草根”创新提质增效

在火车头的驾驶室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特殊设备,“这就是火车的‘黑匣子’,它不仅能记录火车运行的所有数据,还能实现对列车的控制功能,时时提醒机车乘务员,控制列车不超速、不闯红灯。”牡丹江电务段车载设备车间检修工区工长鲁勇介绍说。

现在列车速度提高了,“黑匣子”也就越来越重要了,它相当于列车的“智能导航”,有了这个“黑匣子”,就知道前面的路是直还是弯,知道哪里该提速,哪里该降速,还能提示列车的运行位置和周边铁路状况。

“现在不仅高铁,普速火车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鲁勇就是我们的‘草根’创新明星。”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电务段党委书记王如平介绍说。

只有高中文凭的鲁勇,在工作期间带领工区职工获得了“CZSB-Ⅱ型智能演练台”、“配线综合测试台”、机车到达预警器等5项成果,用科技手段、科技方法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我们的工作就是迅速找到列车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尤其是在春运期间,列车运转率高,我们稍一耽误,就会影响列车的准点率,责任重大。”鲁勇说。

“隐形人”挥汗送温暖

在牡丹江采访时,我们接触到一个目前在其他铁路局很难看到、很容易忽视但又十分重要的铁路工种——绿皮车上煤工。

在冬天极寒的东北,无论是“绿皮车”还是“红皮车”,列车温度必须保证在18摄氏度以上。因此,为绿皮车加满煤,是保证绿皮车冬季供暖、供水的一项重要工作。

蔡德淼是牡丹江客运段保洁车间的一名上煤工,见到记者来采访,刚装完一车煤的他赶紧去洗脸洗手,收拾一下,可脸上的煤灰遇到汗再碰到水,成了一个大花脸。那双布满老茧的粗大双手,指甲里的黑煤就没有洗干净过。在和记者握手时,他十分不好意思。

记者也跟着蔡德淼上了趟煤,一个大铁锹就有近3公斤重,一铲下去就是一桶煤。蔡德淼说,每天他们要为8列绿皮车上煤,12个人一班就要上煤35吨到45吨,都是一锹一锹装上的。

这两年铁路大发展,绿皮车占比逐年下降,哈铁局共有客车3370辆,其中绿皮车966辆,占比28.7%。未来绿皮车退出的步伐可能更快,这样,在旅客享受温暖的同时,铁路人也能少些辛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