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锦旗上的“春联”
本报记者 陈 力

热闹的新春时节,“老包头的记忆”北梁却清静下来。2013年一下子搬走1万多户、3万多人,使这片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冷清多了。

在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小组现场指挥部,记者却感到阵阵温馨的暖意。工作人员陈彤领着记者进入资料室,只见档案柜上堆满了锦旗,“你看,鲜红的底儿,金黄的字儿,对仗大体工整——北梁居民从去年冬天拆迁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在锦旗上写‘春联’。”

记者随机抽出几面锦旗,果然都是春联格式。残疾人韩永纪送给棚户改造大厅初审6号贺虎的春联是“献真情服务百姓,拆北梁事关民生”。居民任志军、苏玉英写给棚改好干部王静渊、门冬梅、张英珍的春联是“诚心善意为居民着想,热心耐心让群众称心”。北辰社区居民王明给动迁六组的春联是“有情操作情系北梁,无私奉献忧国忧民”。

每一副“锦旗春联”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财神庙街道办事处主任石丽娜的办公室挂着的锦旗联是71岁的居民徐玉兰大娘颤颤巍巍送来的。棚改刚启动时,动迁组工作人员多次到她家做工作,可老人从来不谈房子的事儿,工作一时限入僵局。石丽娜就把老人请到办公室,老人说着说着就哭了,哭得累了就睡了,睡醒了继续说。一连3天,办公室的人偶一得闲就围过来听老人倒苦水。这位“编外人员”在办公室住了3天,目睹了征拆工作夜以继日的忙碌、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耐心、“侦查”到了征拆工作“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公正,终于同意拆房子。老人搬家的时候,石丽娜到了老人家,自己拿出500元递到老人手中,“大娘,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看您一年四季穿着一身衣服,还补丁摞补丁,我早就想给您买身衣服,这和拆房子没关系!”老人泣不成声地答应她,“搬到新家,穿着新衣,过新生活!”

群众竞相发表心声,一度使北梁所在地的锦旗断货,价格从60多元钱一面飙升到180多元。统计显示,包头市、东河区去年下派到北梁棚户区工作的干部2167人,收获了锦旗2169面。2169副独特的“春联”仿佛诉说着: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的春风,正轻轻拂过北梁的每一寸山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