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数 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业发展期待提质增量
本报记者 林火灿

数据关注

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62204亿元,在GDP中的占比提高到46.1%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13年,在宏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在GDP中的占比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占比。

有关专家表示,这一数据表明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重要力量。要使第三产业真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还须推动服务业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基础上实现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

GDP占比三产首超二产

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从GDP占比看,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实现了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这一数据反映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

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GDP构成中的“主力军”,不仅在GDP占比中“一枝独秀”,而且增速也长期领先于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及地方把市场潜力巨大的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连续推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格局逐渐被改写。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追平第二产业。在此后的五个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持续快于第二产业。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国各地加大结构调整步伐,现代服务业、物流、网络购物等发展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处于稳步上升状态。

以广东省为例,自2008年以来,广东以信息消费、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如今,第三产业已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2013年,广东省三次产业比重为4.9∶47.3∶47.8,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当前,社会资本进入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这也带动了企业户数的快速增长。2013年上半年,第三产业企业户数达到1013.17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1.9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急迫性凸显

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三产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并在增加就业、拉动内需、促进GDP增长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例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上亿农民工将转为市民,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转向城镇,这一进程将带来公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金融、保险、物流、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给第三产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发展要求。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8万亿元以上。

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衍生出更多服务业新兴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将使服务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有关专家分析说,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产品、轻服务”,导致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发展更为滞后。这种状态不符合服务业发展的要求,不仅在服务民生方面的效果被打了折扣,也与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不相匹配,对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从企业竞争力层面看,第三产业企业总体上仍然存在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在批发零售商贸业等传统服务业领域,普遍存在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专业人才队伍相对匮乏、商业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保持足够的竞争优势。此外,第三产业聚集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些经营单位在商业模式、经营策略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强的趋同性,这种同质化竞争必然致使他们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服务业在未来经济生活中将起主导作用,挖掘服务业增长潜力应成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之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说,必须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技术竞争力、综合竞争力来提升发展水平。

有的放矢推动大发展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成为三次产业中比重最高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当前,很多地方已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比如,天津市提出,将着力构建大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创意产业、信息消费、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健康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邹东涛表示,从优化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必须坚持立足国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围绕体制突破和机制完善,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制造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破解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快发展金融、交通运输、科技、商务、工程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和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还要进一步细化实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