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武汉公交线网一直很粗放,只有“主动脉”、缺乏“毛细血管”。普通公交车12米长、3米多高的大块头,仅适合在主干道上跑,难以抵达偏远和狭窄路段的小区,武汉市民也一直为出行不便而烦恼。如何让市民灵活便捷地乘坐公共交通?2013年,武汉开始大力发展“微循环公交”,打破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瓶颈。
2月11日早上6时51分,记者在武汉地铁金银潭站乘上了318路公交车,与邻座提着菜篮子的丁大姐聊了起来。丁大姐2007年退休后搬到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金银湖公园附近居住。让她烦心的是,这里虽然环境很好,出行却十分不方便,出门买菜至少要走40分钟。
“不过,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有318啦!”丁大姐话锋一转,笑着说起了好消息,“318路可方便了,我每天早上到楼下搭上公交车,一会儿就到花园菜场,买好菜后再坐318路回家,也就半个小时。”318路沿线停靠几个菜市场、超市,终点站是万达广场,生活购物都能“一站直达”,“几天前,我们一群318路的粉丝乘客还专门为它开了一周岁的生日party呢!”
丁大姐告诉记者,318路是武汉第11条微循环公交线路,也是武汉市目前已开通运营的“微循环公交”中里程最长的线路,全长达28.1公里。同时,为照顾在市区上夜班的居民,318路还是微循环线路中第一条开通夜班车的线路。开通的这一年里,318路共搭乘乘客7万多人次。
“从家门口坐上公交车,途经医院、超市、集市、学校、地铁,可以说是一线通达,十分方便。”一位318路“微循环公交”的乘客说,以前遇到急事或天气不好等情况,只能乘坐“黑出租”或者“摩的”来换乘公交,一次花费7元到20元不等,有了“微循环公交”车,每个月能省近百元交通费用。
7时35分,318路到达终点站唐家墩万达广场,这里也是另一趟微循环线路326路的换乘站。与318路的宽松不同,326路这个时间已是人满为患了。记者挤上车后,发现大部分乘客都是上班族。“这趟车经过武汉市多个功能区,比如同济医院、武广商圈、桥口路美食街等,沿途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司机老廖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武汉已开通32条微循环公交线路,主要针对公交线网相对稀疏、社区建设相对成熟的区域布线,与主干道公交线路、轨道交通线路衔接。
作为武汉打造“公交都市”的重要一步,“微循环公交”将市民从家到公交站点的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市民出门步行5至8分钟就可以坐上公交车。据武汉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开行的线路长度控制在5公里至8公里左右,车型为6米至7米的小型车,最短200米到300米可有站牌。微循环线路不设终点、不需要场站、小巧便捷,最大限度地解决区域内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武汉在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上下足了功夫,根据需求精细布线。“开行‘微循环公交’前,我们通过上门向社区居民征求意见,充分掌握了他们的出行需求,再根据居民出行特点,灵活安排班次。”武汉市公交管理办公室主任金文胜告诉记者。
据武汉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底,第二批15条公交微循环线路也已开通,200辆“微循环公交”上线运营。针对首批微循环线路未涉及的公交线网,第二批微循环线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根据小区分布、发展规模、市民的出行需求等,逐步完善布局。
针对群众反映的“微循环公交”发车间距不均、站点服务性不足、线路便捷性不足等问题,武汉公交集团表示,第三批微循环公交线路会根据各线路营运情况调整公交数量,每条线路高峰发车间隔控制在5分钟至8分钟。同时,根据服务区域内居民居住疏密情况来设置站点,最短站距可达200米至300米。
据统计,武汉“微循环公交”运营1年来,共运送乘客2000多万人次。武汉公交集团六公司315路线长俞晓弘介绍说,她负责的线路长度虽仅4公里、只有3台公交车,但沿途有6个大型社区,覆盖近10万人,“微循环公交”的开通有效解决了居民以前需步行10多分钟才能坐上公交的烦恼。
对于还未开通“微循环公交”的区域,金文胜表示,武汉公交微循环线路按3年分期实施,除开通的两批“微循环公交”线路外,今年和明年将进一步完善全市主要社区的公交微循环系统,至2015年,武汉“微循环公交”将布设公交线路62条、公交车500辆至600辆、线路总长347.5公里,每条线路平均长度5.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