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同仁堂:用“资本”擦亮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祝君壁

提到北京同仁堂,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医药行当的职业道德古训。除了要有医德良心,“善待文化”一直是同仁堂与股东互利共赢的“基本准则”。自1997年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等7家绩优企业组建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同仁堂始终坚持以较高比例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

走进北京同仁堂总部大院,一个古朴的老北京三进四合院映入眼帘。长长的走廊,雕梁画栋,别具一格的月亮门都彰显了这家百年老字号的底蕴。“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大多数较早进入市场的国有企业一样,同仁堂饱受着市场不规范、资金匮乏、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困扰。有钱收不回,可谓‘打开账本黄金万两,合上账本分文皆无。’”从北京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饶祖海口中道出的昔年同仁堂,也曾经历过企业发展的低谷期。

为了扭转局势,北京同仁堂发挥集团优势,严格划分“三个市场”,理顺销售渠道,避免内部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经过反复调研、分析、研讨,北京同仁堂的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要使同仁堂彻底摆脱困境,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既要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更要解决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问题。

“1997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上市,募集资金3.4亿元,同仁堂挖到了在资本市场上的第一桶金,成功解决了资金、半截子工程、科技投入和体制机制等问题。上市当年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16.70%;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4.45%;总资产较年初增长54.32%。”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贾泽涛告诉记者。

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同仁堂在追求企业发展、夯实品牌质量上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同仁堂品牌的核心是追求质量、讲究诚信、体现自律。为更好地实现上下游一体化,体现‘术业有专攻’,同仁堂股份公司于2011年以旗下23家零售药店的股权及下属同仁堂药店相关资产,对原集团公司控股的同仁堂商业公司进行投资,并最终实现持有其51.98%的股权,完成了同仁堂股份专业化零售终端的整合,自身的资产规模、专业零售平台同时扩大,同仁堂商业公司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饶祖海告诉记者,特别是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打通了同仁堂产品、中医服务、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也让同仁堂人切身体验到了传统中医药市场的海阔天空。

截至目前,北京同仁堂已拥有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等5大类1500余种产品,25个生产基地,83条通过国内外认证的生产线,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仅海外网点就有87家,分布在包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6个国家和地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