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公司”变“快”步子要稳
徐 达

2013年以来,不少互联网行业传统意义上的“慢公司”在加速商业化的步伐。

所谓“慢公司”,是相对于互联网行业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的“快公司”而言的。一般说来,“慢公司”通常不会急于考虑规模扩大和业务扩张,而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及用户体验上。不过,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压力,为狙击对手、争夺市场,“慢公司”变“快”似乎既情非得已,又在意料之中。

例如,作为一个围绕兴趣构建的独特社区,“豆瓣”曾被视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慢公司”典型,其“慢”文化成功打造了“文艺范”模式。多年来,豆瓣的用户量与小组数以及庞大的数据库,都是在这种慢文化影响下积累而成。近年来,它已明显加快商业化步伐,甚至快得让一些老用户措手不及。

变快以后,“慢公司”固有的气质与商业化该如何融合?概言之,“慢公司”变快面临的最大困难,无疑是自有的运营逻辑与商业化之间的矛盾,即如何从“小众社区”走向“大众平台”。笔者认为,在面临快速的用户增长和商业化时,“慢公司”必须考虑在不失独特性的前提下,将积淀下来的用户价值转化成大众接受的商业价值。

首先,“慢公司”的商业化道路肯定不好走,但却有盈利前景。以豆瓣而言,在一些商业化产品出现前,靠传统网站广告或做“淘宝客”等模式,其收入已“接近盈利状态”,这恰恰说明其独特性与商业价值有调和的基础。

其次,“慢公司”在向商业化迈进时步子要稳。应谨慎地基于用户需求开发产品,避免太多商业化元素破坏独有经营特质。对于其未来,不应是一味拓展业务或增加变现,而应重在探索非传统模式,做一些商业化尝试。

此外,“慢公司”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性优势。如大众点评等“慢公司”的最大优势在于聚合一群黏性高的、优质的用户,发掘用户的创造性内容,恰当利用,做好“变现”。

总之,在快速变革的市场中,对“慢公司”乃至其他互联网企业而言,只有在“快”的同时走稳步子,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坚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