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金 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年访三农
为农业生产“舒筋活血”
本报记者 王 璐 郭子源
2013年底,黑龙江省启动稻谷最低价收购,图为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在卸农民送来的粮食。 董伟江摄

1月21日,在“全国大粮仓”黑龙江,一仓仓水稻、玉米被装上一辆辆收购车,三江平原粮食收购正忙。

现代农业生产链条环环相扣,粮食收购是其中重要一环。若收粮不畅,一方面降低农民收入和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减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

在鹤岗市萝北县收购网点,万源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房泽纲感慨:“资金对于企业收购来讲太重要了。”他说,过年了,粮食迎来了集中收购的高峰。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收购企业很难在短短一季度的收购时间里一下子拿出大笔资金,迫切需要金融机构的服务。

作为水稻加工企业负责人的王福文也有着类似需求,他刚刚完成粮食收购工作,共收水稻8万吨,玉米5万吨,可以过个安心年。

“粮食收购贷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解决了我们短期大量资金需求。”王福文说,截至目前,他从农发行鹤岗市分行共贷到了2.9亿多元。从2004年在农发行开户至今,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他所在企业的水稻年加工能力由5万吨增加至30万吨,资产由2105万元增加至34468万元。

“农业生产、现代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业务起着造血、输血功能。”农发行鹤岗市分行副行长侯仰春说,近些年,农发行的贷款一方面围绕粮食“购、销、调、存、加”,发展粮油全产业链信贷业务,支持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一方面围绕“水、土、肥、种、机”,支持农业基础、农村基本、农产品基地建设贷款“三基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

据统计,截至1月20日,农发行鹤岗市分行2013粮食年度(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累计投放贷款644565万元,收购粮食224.6万吨。

当遇到自然灾害时,应急资金也很重要。去年,黑龙江遭遇洪灾,鹤岗灾情比较重,这导致部分余粮水分偏高,不少农民因此加快收割,希望抢早供粮。

“粮食提前来了,贷款怎么跟上?”侯仰春认为,金融机构需要提早调研,备足资金,随时为农业企业、农民服务。通常粮食收割收储从11月中旬开始,去年9月20日前,农发行鹤岗市分行就已经完成了粮油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收购贷款资格认定等工作,比往年提前1个月。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卖完粮食,可以过个安心年,但不少农民已经开始考虑开春化肥、种子的事,为春耕做准备。

据了解,目前农民种粮仅直接成本就包括种子、农药、化肥、机械作业、育秧物资等一系列投入,化肥由于使用量大、质量要求高,在种粮成本里占据不小比重。化肥储备稳定、化肥价格平抑,是农民挂在心上的一件大事。

和南方省份化肥滚动式储、销不同,在黑龙江,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时段集中,具有“淡储旺销”的特点。“销售往往集中在三四十天,其余大量时间都在储备,调配、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黑龙江倍丰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彪说,截至目前,他所在企业累计获得农发行黑龙江分行贷款116亿元,平均每年20亿元左右。

过年了,粮食收储贷款、化肥储备贷款的需求凸显,但从长期看,现代农业生产对固定资产、科技等方面的中长期贷款也有着强烈需求。现代农业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从保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到农业科技研发、普及,金融服务的范围需要更广泛。在采访中,不少农业生产企业表示,科技投入见成效需要时间,有时还会比较长,期盼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够创新更多产品,支持长期研发、深加工,为农业生产提档开放补补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