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A股改革效应显现尚需时日
江 帆

与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不同,2013年A股市场情形惨淡。一方面这与A股对中国经济热点的反应不直接有关,另一方面,要看到A股市场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还有流动性偏紧的影响

随着IPO重启,A股市场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3年,A股市场全年呈逐波下探态势。进入新一年,大盘在IPO的重启中加速下跌,短短7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即跌去近百点。

与A股市场的惨淡情形相反,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领域热点不断,诸多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重点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密集出台。在国际国内极为复杂的形势下,仍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自2012年11月IPO暂停迄今,有关A股市场改革的一揽子措施密集推出,包括大力推进对中小投资者的特别保护措施,以及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资产重组、优先股投资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但令人颇为失望的是,IPO重启后市场似并不“买账”。不仅经济面的向好动力没有立刻传递给A股,而且政策面力导的价值投资措施也没有明显效应,反倒是IPO重启前认为估值过高,即将大跌的创业板又再度飙升。

A股市场究竟怎么了?

首先,要看清A股市场,应该将中国股市放在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中。2013年的全球股市涨跌互现,两极分化明显,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由于经济复苏,股市表现抢眼,其中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创下了历史最高位。此外,英国、法国、德国的股市均达到了两位数以上的涨幅,这种涨势可以视为股票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对各国经济的正常反应。

不过,犹如用构造精密和简单粗犷的仪器去测量同一种物件,其反应灵敏度不同一样,GDP与股市表现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稳定正相关关系。这一点早有美国经济学家指出过。也就是说,A股对中国经济热点的反应,一定不是直接简单的,更可能是曲折和结构性的,这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A股盘跌,却出现了创业板中的很多新兴产业股票的“结构性牛市”,且在2013年中一枝独秀的现象。

其次,应该看到,A股市场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多年积淀下的问题,不是几个政策或者某个办法能够在短期完全改变的。对此,不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层,都应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因此,2013年以来的股市改革措施还有待于检验,必须通过与市场的不断碰撞来调整、修正,最终形成市场效应。

就以眼下质疑最多的新股“三高”问题来说,虽然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抑制高发行价、公司高管恶意圈钱等方面确有建树,但毕竟这个政策才开始实施,需要完善的环节相当多。比如新股询价环节就存在参与主体单一的问题,不仅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成比配,而且私募基金也大多被挡在门外,报价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竞争制衡,再加有效的退市机制缺失,新股报价趋高恐一时难以除弊。

其三,A股的下跌还与目前的流动性偏紧有直接关系。去年以来金融机构的“去杠杆”、流动性收紧等货币调控政策,立竿见影地反应到了对资金高度灵敏的资本市场上。

据最新数据,目前股市客户保证金已下降至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反映出近期因“钱紧”造成资金利率上升和IPO重启对股市存量、增量资金均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显然,在流动性偏紧大背景下重启IPO,资金分流效应对市场的负面冲击被放大了,这恐怕是近期A股加速下跌的直接原因。

从一个稍长的时期看,大盘继续下跌的空间并不会很大。从宏观面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同时股市改革效应也会逐步显现,特别是引入养老金、保险资金、QFII等长期资金入市计划,将有助于提升股市中长期预期收益率,而中国经济的改革红利也将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缓慢释放。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回稳最终将体现在A股的走势中,但这需要耐心和时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