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4年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年重建 见证中国力量
——写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重建工作完成之际(上)
本报记者 韩 叙 马玉宏

3年前的2010年4月14日,一场7.1级的强震重创高原明珠——青海玉树。

3年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近万名藏族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参加了当地自发组织的灾后重建庆祝活动。用治多县扎河乡小伙旺堆的话来说,“我的家,回来了!”

3年的灾后重建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艰难博弈。

面对灾难,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部署。向地震宣战的号召,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激情。一支支援建大军从五湖四海汇聚到高原之上,一辆辆满载着救灾物资的卡车向着最需要的地方集结。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在痛苦中沉沦,他们把对亲人的不舍、对家园的依恋化成不屈的力量……3年后,人们看到了一座摧不垮的城池,看到了一个充满力量的中国,看到了中华民族压不弯的脊梁!

科学决策 全力重建

特殊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区位、特殊的民族文化,决定了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和艰巨性。

——这里高寒缺氧,一年中7至8个月都是冷季,每年的有效施工期只有4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这6个月。玉树抗震救灾军地联合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3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要求,3年的实际施工期仅为17个月。

——这里是生命禁区,平均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左右,不仅施工人员要忍受高原反应,连各类工程机械的实际功率都会严重下降。

——这里地处青海、西藏、四川3省区的交界之处,自古就是物资的重要集散地,经济往来频繁,区位意义重大。

——这里还是人口重镇。以受灾最为严重的结古镇为例,该镇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常住和流动人口达10余万人,也即每平方公里8000多人。如此高的人口密度为灾区群众过渡安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紧抓速度、质量、民生、环保等重点,通过科学决策,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2010年4月21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八次全体会议听取了灾后恢复重建组工作方案汇报,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各项工作;

5月2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

6月9日,国务院批准并印发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并一再强调效率、质量、生态、民生、和谐等关键词;梳理这一份份意见、规划可以看到,玉树的重建的目标没有止步于恢复基本的生产生活,而是锁定在“再上台阶”、“更进一步”上。

而今,玉树灾后重建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规划中所描绘的美丽明天已经成为现实,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新玉树重新屹立于雪域高原之上。

以人为本 民生优先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玉树灾后重建的主旨所在。在所有的恢复重建项目中,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被确定为优先。学校、医院、老百姓住房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也成为整个灾后重建中开工最早、进展最快、建成最多的项目。

走进2013年8月落成的玉树州红旗小学的新校舍,迎面便是以白色、砖红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教学楼。这座占地48亩的新学校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大了操场面积,新建了阶梯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设施。1400多名孩子在这里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

玉树州红旗小学教师索南才仁告诉记者,对于他和所有将孩子视作生命的老师们来说,孩子就是最大的民生。

如果说玉树重建中最坚固的是学校,那么,最快建起的莫过于农牧民住房。

震后第一个冬天,玉树灾区有8万多群众依旧住在临时安置的板房里。入冬前,民政部门及时发放4项补助4.65亿元、粮食1.38万吨、食用油250吨,过冬棉帐篷41518顶。

震后的第二个冬天,一大批藏式村落已经落成,灾后安置工作也由“过渡安置”转向了“入住安居”。禅古村村民四社社长吉安才仁回忆说,由于是较早一批投入使用的藏式新居,村民们着实被亲戚朋友羡慕了好一阵子。

而今,又一个冬天来临。47岁的俄格大叔已经带着全家8口人早早地搬进了巴塘草原上的新家里。140平方米的藏式新居,房顶铺着太阳能板,屋里铺着地暖,俄格大叔住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新房”。

寸草不伤 寸土不污

从玉树机场一路行来,流淌的云海萦绕在雪山之巅。结古镇上,未满周岁的小树在寒风中倔强地摇晃着纤细的枝条。

玉树灾后重建,是我国首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实施的大规模灾后重建。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敏感度很高。如何正确地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灾后重建的关系,如何实施绿色重建、和谐重建,是灾后重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现实考验。

“寸草不伤、寸土不污”是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核心理念。

记者在中国中铁的赛马场指挥部看到,偌大的指挥部没有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地面,反而采用了看起来颇为简陋的砖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混凝土透水透气性不好,会对指挥部所占的草场质量产生影响,而砖面只是浮搁在草场上,指挥部一经拆除,只需将红砖带走,草场丝毫不会受损。“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还要保护好玉树的一草一木。”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柴泽杰告诉记者。

“玉树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有着中华水塔的美誉,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保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始终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重要责任。”时任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曾多次表示,玉树的灾后重建工作,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自强不息 砥砺前行

来玉树的时候,记者曾无数次设想过玉树县交警大队大队长桑丁的形象。

据报道,震后第四天的下午,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路过时看到桑丁,特意停车走到他跟前说,“你辛苦了!”桑丁好不容易才挤出一个笑容,甚至没有留意到部长两眼的泪光。

在玉树县交警大队的驻地,记者没能见到桑丁,他又去执勤了。同事说,见到李部长的时候,桑丁已在那个地方站了4天4夜,几乎没有吃过任何东西。那天早上,他和其战友一起从废墟中成功救出了3个人。之后,又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交警支队的工作人员一起奉命去打通西杭段在地震中被巴曲河水冲毁的机场公路。打通这条重要的生命线后,桑丁留在那里继续疏导交通……

离开驻地,一路行过西杭,记者没能在车水马龙中分辨出那个雕塑般的身影,但记者知道,他一定就在西杭的某个地方挺立着,就像当年站在那条生命线上一样。

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场地震正在渐渐变成一个记忆。但是,对“桑丁们”来说,地震、救灾、重建,这些就是他们的生活。自打从废墟里爬出来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一直在不分白天黑夜地忘我工作,仿佛只有将自己的体能和精力都完全耗尽才会感到踏实和安慰,才对得起那些逝去的亲人的援建的恩人。

永措,玉树震后招录的女协警。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结古大道的路口值勤。永措说:“每个月500元的工资的确很少,但身为玉树人,能为玉树重建尽点力,就是一分钱不给我也愿意……”

3年的时间不足以抹平心中的伤痛,3年的时间却足以让无数个玉树人站起来。不等不靠,顽强拼搏,从我做起,重建家园——这就是玉树人坚定的信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