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来和土豪做朋友
齐平

在最近评出的“2013十大网络热词”中,火了一年的“土豪”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不仅中国百姓纷纷向土豪喊话“我们做朋友吧”,连英国BBC也专门做了一期节目告诉观众,土豪的英文名字叫“Tuhao”,这是一群超级富裕的人,有时候会“以低俗的方式花钱”。

如果要取中外都认同的标准,给某个行业整体贴上“土豪”这个标签,房地产商是再合适不过的。

譬如以土豪的首位特征“超级富裕”观之:2013年福布斯排行榜首富仍是房产大亨;销售额上千亿元的房企一年之间就由2家增加到7家;据说某中部省会城市一名普通置业顾问年收入二三十万元很是稀松平常,人家还很低调:“2013年房子卖得好不是新闻,卖得差才是新闻。”

因为财大,所以气粗,土豪总能办成很多一般人办不成的事。连让中国足球扬眉吐气这样的奇迹,也是靠着房地产商的真金白银变为现实。谁不想有这样的朋友?

去年“双11”期间创下350亿元成交额,让阿里巴巴老总马云一时激动,放出了“拉低房价”的豪言。话刚出口就让地产大佬泼了一瓢冷水:350亿元够买几块地的?

这个桥段告诉我们:真正的土豪,因土而豪。这个“土”不是土气,而是土地。

2013年,虽然楼市调控日趋严厉,但房企抢地毫不手软,地块总价和土地单价都屡破纪录。1至11月,全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楼面均价同比上涨32.5%,还时不时爆出“面粉贵过面包”的天价拍卖。

每次新的地王出世,都有人担心过高的拿地价会让其“输在起跑线上”。可市场却给抢地的土豪行为发了奖。去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除温州外房价全部上涨。而且,地价的上涨越是凶猛,房价的回报也越是慷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两成。

抢地没风险,不抢地才有风险。2013年9月时,北京亦庄2.6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还显得不可思议,到11月时已经要6万多元才能抢个“地王”的帽子戴了。没有土地,尤其是没有天天涨价的土地,土豪之“豪”也就没了底气。地产商抢地,其实和老百姓抢房一个道理,常常是因为恐慌。

这种唯恐原材料不涨价的商业逻辑,恐怕是天天想着榨出供应链中最后一滴成本的马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

房价涨势凶猛,上游的土地市场水涨船高;土地出让金增加,又推高了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这个地价和房价联袂上涨的闭路循环,将一些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现实利益绑在了一条船上。

在房产税试点扩容、住房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住房调控长效机制未能落地的情况下,由地方政府充当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导力量和第一责任人,只能说是权宜之计。

占多地本级财政收入半壁江山的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的各种税费——地方政府的财政软肋,使其手里纵然捏着土地这个地产商的命根子,在与房价搏杀时也难免放不开手脚,难度不亚于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长远来看,最终解决土地价格过高的问题,一靠土地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二靠各地政绩观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在眼下,土地招拍挂市场的热闹还是要继续:北京土地市场1月7日拉开2014年交易大幕,78.1亿元的单日土地出让金再次创新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