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冬闲时节,我挨家挨户上门送上2014年的田租,兑现土地流转合同的承诺。
我所在的阙家小组有400多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不到100人,村民大多不愿意守着几亩田过日子,都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从2009年起,我开始慢慢从村民手中将田地承租过来,到今年,我承包的土地达到了700多亩,成了周边都知道的种粮大户。
这些年,国家惠农政策力度挺大,我种田的规模上去了,效益也跟着上去了。今年,除去田租和一切开支,我每亩水田就能纯赚200多块呢。
现在种田比原来省力多了,我的700多亩农田今年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说实话,要不是有了机械化的保障,我也不敢承包这么多田地。
今年,我承租了700亩水田,原本打算大干一场的,但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我种植的中、晚稻产量受到不小的影响。虽然遭受了罕见的旱灾,但我在播种质量、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前做足了文章,靠着精细化管理,今年我的700亩水田实现了6万多元的纯收入。
这些年,中央和省里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我种粮的信心也一年比一年足。我的愿望很简单,多种田,多打粮,让家里的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本报记者 杜 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