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2013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发展更均衡
本报记者 韩秉志
12月6日,一个小朋友学习使用算盘计算。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今年以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成为我国发展教育的重点。教育部继续为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建立长效机制,考虑到中西部地区财力有限,中央把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为支持重点,资金通过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统筹安排。

根据教育部与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各地均已制定县(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与时间表,设立了相应的教育督导机制,以及一票否决等行政问责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已被纳入各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回应民众诉求,聚焦热点难点,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人才成长,力争实现让孩子享有更普惠更公平的教育,充分彰显了教育领域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在党的十八大的全面部署和要求下,教育部正在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今年,各省份陆续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被认为是教育深水区改革的艰难“破冰”。6月7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如期进行。作为异地高考开放的第一年,统计显示,约4500名全国异地高考生走上高考考场。

今年,江西省在原有1.5亿元特殊津贴的基础上新增1.5亿元,用于提高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库区、湖区等边远地区的教师特殊津贴水平。其中,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提高幅度为100%。

一年来,各地还积极探索长效机制,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安心从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