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价格听证会应该怎么开
本报记者 林火灿

时近年底,各地各部门频繁召开价格听证会。召开价格听证会本是决策体现民意的重要探索,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引发了一些不满。专家评价认为,价格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质疑,监审报告过于专业也加剧了民意参与的难度。未来的解决之道应当聚焦在如何确保信息对称、广开言路上——

停车收费办法听证会、出租车起步价调整听证会、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污水处理费价格形成机制听证会……最近,涉及各领域的听证会在各地轮番上演,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不过,质疑也随之而来:有人批评听证会是涨价会,“逢听必涨”;有人质疑听证会是预先安排好的,“走过场”;也有人认为听证会流于形式,提不提意见并不影响决策……

作为价格改革中听取各方意见的重要平台,价格听证会究竟是如何召开的?目前的听证制度是否具有改善和优化的空间?近日,记者奔赴湖南、广东两省进行采访。

多重角色惹争议

每次组织听证会,价格主管部门不仅要开展调研,拟定听证方案,还要遴选听证会参加人,并负责意见的梳理反馈。同时扮演多重角色,客观上导致了公众的误解。专家建议,可引入第三方机构起草听证方案

12月10日,湖南省物价局举行了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决策听证会。听证会的主持人是湖南省物价局总经济师罗懿。听证会开始后,湖南省物价局处长邓荣幸对听证方案作了说明,25名听证会参加人员分别表达了意见和看法。

罗懿告诉记者,按照《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并不在要求听证的范围之内。湖南省专门组织开听证会,旨在听取各方意见,让决策过程更加科学透明。

不过,这一初衷并不能彻底消除人们对听证会的质疑。而最大的争议则来自于听证会究竟应由谁来组织。

根据《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定价听证应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定价机关提起定价听证办法,应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交定价听证方案和定价成本监审报告。因此,湖南物价部门组织听证会完全符合法定程序。

记者了解到,在听证会举办之前,湖南省物价局已经多次调研,形成听证方案,并进行了公示和公开征集听证会参加人。

罗懿告诉记者,“所有的流程和环节,我们都严格按照听证办法的规定来,避免在程序上留下任何瑕疵。”不过,他也坦言,每次组织听证会,价格主管部门不仅要开展调研,拟定听证方案,还要遴选听证会参加人,并对听证会上的意见进行梳理反馈,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有人认为这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广东省物价局综合与法规处处长吴祖艳也认为,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听证中扮演多重角色,而且相互交错,客观上加重了各方面对于听证会的误解。

专家分析说,在目前的听证制度中,价格主管部门作为听证方案制定者,在起草方案过程中已经预设了定价决策,并且只有在方案已经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才可能提交听证。更有甚者,在个别听证会中,一些价格主管部门为确保听证方案能顺利通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滥用听证会组织者身份操纵听证会的极端现象。如此一来,听证会上的意见对于听证方案的影响力也就有限,这也导致了外界感觉听证会达不到公众的期望值,甚至达不到制度设计的预期效果。

实际上,不论谁来组织听证会,谁来提出听证方案,最终负责任的都是定价机关。“在召开听证会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定价机关可以委托第三方起草听证方案,但关键是要真正公开透明地开好听证会,真正把各方面的意见吸纳进最终的定价方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政策法规处侯守礼说。

听证方案难读懂

由于听证方案、监审报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要真正读懂,难度确实很大。专家建议,未来应努力寻找方案专业性与公众参与度的平衡,建立一批专家库资源,帮助参加人读懂和理解

不久前,广东东莞市举行了管道天然气价格改革听证会。和过去“逢听必涨”不同的是,这场听证会要讨论的是下调东莞市镇街的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东莞市物价局局长梁凤鸣介绍说,由于气源不同,过去东莞市镇区的管道天然气价格比市区高0.8元/立方米。气源调整后,为做到同气同价,东莞市从2012年底开始对全市管道天然气行业管理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向社会详细解读了价格调整的理由、原则和方案。

为了让监审报告更加可信和通俗易懂,东莞市还创新性地委托第三方对企业成本进行初步审计,物价局执行最终监审权;同时,把监审报告做成了演示文档,对监审报告进行生动阐释,并在物价局网站和当地报纸上公布,力争让各方面看得明白。

不过,要真正读懂监审报告并不容易。广东信而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佩璞第一次参加听证会,他告诉记者,自己在阅读监审报告时,也有不少内容根本看不明白,最后不得不向专业的财务人员求助。

梁凤鸣告诉记者,东莞市物价局之所以这么花心思在监审报告上,关键在于监审报告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听证方案的拟定。如果听证会参加人看不懂监审报告,就很难读懂听证方案,更不用说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监审报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要真正读懂监审报告的难度确实很大。尽管监审报告一般在听证会正式举行前一个月就已经公开,但在听证会上能围绕监审报告发表意见的参加人并不多。

在听证方案、监审报告的专业性与广大社会公众参与的普遍性之间,如何妥善处理,恐怕是摆在听证会组织者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广东省物价局综合与法规处副处长黄珽建议,从目前来看,最便捷的方式是听证会组织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一批专家库资源,方便解答听证会参加人在前期调研和查阅监审报告等资料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参加人在短期内尽快读懂和理解听证方案。

关键要真听意见

专家指出,要使听证会更加公开、透明、有成效,需要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同时,不应拘泥于形式,应利用好微博、微信、QQ以及电话、传真、书信等方式广开言路、广纳民意

在调研中,也有官员指出,目前的听证会制度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听证会参加人与听证方案制定者之间更多采用书面形式交流,往往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等,使听证会的效果打了折扣。

“即便听证资料全面、客观,但送达听证会参加人以后,距离听证会召开的时间一般只有10来天,听证会参加人未必有时间充分调研了解听证事项。”吴祖艳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方面要使听证会参加人与听证方案的制定者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价格管理部门开拓思路,不能把听证会当作听取意见的唯一渠道和途径。

“关键要真正听取和重视各方面的意见。”侯守礼指出,要使听证会开得更加公开、透明、有成效,还应使听证会参加人能够更好地发表意见,使各方面的声音和意见在价格决策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在每一次听证会结束以后,都应该对各界反映的问题、意见进行汇总评估,对于哪些意见能吸收、哪些不能吸收,哪些暂时不能吸收,都要给社会公众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应社会上的质疑,满足群众的期待。”侯守礼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听证会的组织工作十分繁琐,在实际操作中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成本高效率不高的问题,难以常态化运作。一位地方官员告诉记者,一场半天时间的价格听证会,直接花费大约在10万元左右,如果算上前期调研和制定听证方案的成本,代价要更大。

而随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意识的日益增强,未来,定价听证的范围将更广泛、内容更多、频率更高,要完全依靠听证会的机制并不现实。对此,侯守礼建议,听证会只是听取意见一种形式,在举行听证会的同时,鼓励广大群众利用好微博、微信、QQ以及电话、传真、书信等方式表达想法,广开言路、广纳民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