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蓄势待发
本报记者 石 伟

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海滨城市。母亲河闽江穿城而过,蜿蜒迤逦中形成一片天然的三角地带。作为福州市重要的出海口,它理所当然地成为这艘大船的舰首。

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始于1992年福州市提出的“3820”工程战略设想。根据这一设想,福州将以闽江流域和闽东北地区为腹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经过20多年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格局已基本形成。”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说,根据发展需要,福州市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把这一战略作为推进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新增长极。

依照这样的思路,福州市近年来以“长三角”和“珠三角”民企对接、央企重大项目签约、“榕商回归工程”、“5·18”海交会等招商活动为平台,吸引了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这里。目前进入项目库的项目达618项、总投资9800多亿元。神华煤港电一体化、中石油钢管及海工装备、中石化巴陵石化、宝钢德盛镍业、申远新材料等一大批总投资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产业龙头项目,正在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加速扎根并发展壮大。

以产业立市、工业强市,是福州加速推动工业向南北两翼集聚的重要战略。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个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已逐步形成,以闽江金三角为依托的南北两翼4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54%,机械装备、纺织化纤、轻工食品3个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百亿元企业已达6家,今年有望培育1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和3家百亿元企业。周边的长乐纺织城、青口汽车城以及马尾、福清电子信息产业城不断壮大,中星微电子、科立视、海王福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福州,星网锐捷等3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与此同时,福州的中心城区加快“退二进三”,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相继崛起于闽江之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速向闽江、乌龙江“两江四岸”集聚。2012年,福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934亿元,占GDP比重达45.8%。福州正成为海西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金融中心、总部经济高地。依托智力密集的上街大学新区,建设中的福州高新区将成为福州市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位于长乐国际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区,2012年引进项目22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4亿元,将为福州打造出一个滨海航空新城;作为“海上福州”建设的突破口,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福州大步迈向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在做好做优两岸合作项目方面,福州也取得长足进展,区域合作、经贸往来、产业对接、农业合作、文化融合、民间交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落户福州的台资企业已覆盖工业、林业、农业、建筑业、商贸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并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电子、汽车、精密仪器等高科技领域,福州台商投资区从原来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13.26平方公里,从马尾区扩大到环罗源湾南北两岸。台湾品岱股份公司董事长陈瑞文说:“我们看好福州市场,毕竟乡里乡亲,距离近,说话懂,各种习俗也都相似,到福州有到家的感觉。”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打造这个承载着福州未来的闽江金三角,有关部门已着手编制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2010年至2030年产业规划。这项规划将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联动发展。杨岳说,福州市发扬“钉钉子”精神,全力推进福州新区的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建设步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