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风景优美,流水潺潺,竹影婆娑;这里又让人闻之色变,游客罕至,客商却步。这里就是有着“中国麻风第一村”之称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
就是在这个“麻风村”里,驻扎着一支以“80后”为主的12人医疗服务团队,10年来,他们获得了“南丁格尔奖”、“全国麻风防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在寂寞的山坳深处绽放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完美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形象。
上柏住院部是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也是浙江省卫生厅直属单位中唯一不在省城的医疗机构。“村”里现有84位老人,其中一二级残疾45人,三四级残疾39人,平均年龄74岁,平均居住时间30年。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患者的畸残率比较高。浙江省皮防所所长严丽英向记者介绍说:“住在这里的人,因为长期受麻风病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面容扭曲变形、肌肉溃疡、手断脚断,是常见的症状。一般人见到都会惊恐而逃。”
但在护士长潘美儿眼里,这些缺陷仿佛并不存在。这位“南丁格尔”奖得主帮84岁的住院病人朱洪福清洗溃疡,帮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洗护身体。在病人们眼里,“阿美”就是他们的家人,得知“阿美”获奖,他们就像过年一样高兴。
行动不便的高龄病人,与世隔绝的寂寞山坳,旁人避之不及的偏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怎么坚持下去?
“刚开始难受,后来就习惯了。”1981年出生的“青年文明号”号长归婵娟上班第一天,用手套、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给截肢患者输液时,扑鼻的腐臭让她差点呕吐,一整天什么东西都吃不下。
最难过的关卡之一是吃病人送的食品。心理上的排斥让归婵娟一次次拒绝病人送的东西,就算收下了也会偷偷丢掉,但面对病人渴求真诚的目光,她终于吃下了第一口病人送的饺子。归婵娟说,“对麻风病人来说,能被平等对待比什么都重要。”
正是有着这样一个高素质的医疗服务团队,上柏住院部名声在外——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其成果被中国科协列为麻风病学科重大成果之一;他们在全国首推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被誉为最具人性化、最具人文关怀的措施;他们还倡导直接和患者肌肤接触,这里成为我国麻风歧视及干预理论的发源地……
在这些认真尽责的医护人员的关怀护理下,上柏住院部真正成为了病人的“家”。他们在“村”里集体过生日,在“村”里一起吃年夜饭,还办起了自己的元旦晚会。在“村”里生活了60年的胡成贵老人激动地说:“他们对我们太好了,这里太好了!”
病人们的需要与依赖是这支医疗团队坚持的理由。10年里,医疗团队里被人“挖角”的事情时有发生,有多个单位来“挖”团队的王景权,被他拒绝了;团队的潘美儿获南丁格尔奖后,大医院“挖”她,被她谢绝了;团队的谭又吉曾有机会到大医院做门诊医生,但他选择留下;归婵娟有机会去县里工作,她也拒绝离开……
为什么要留下?因为“他们需要我们”、“离开他们,我心里难受”,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这群年轻人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无私付出和默默守候成为了山坳深处最美丽的风景。
“看到他们开心,我们就觉得很幸福,这也算是一种职业幸福感吧。”住院部主任喻永祥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