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城镇化系列解读之一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本报记者 刘 慧

未来,我们居住的城市绿草如茵,碧水蓝天,空气清新,山湖秀美,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刚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给我们描绘的城镇化的美丽景象。提高城镇化质量,要稳步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还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度重视生态安全。要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高度重视生态安全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带动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如若不注重推进质量及生态安全,随着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则会导致耕地流失、环境污染、能源浪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城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带来了城镇能源供应不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在一些缺乏科学规划和未能合理开发的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还造成大量农田、树林、矿产资源被消耗,大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建筑被拆除;工业的聚集和扩张对土地、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城市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田耕地减少了,森林绿地减少了,江河湖泊干涸了;大城市被雾霾笼罩,天不再蔚蓝,水不再清新。而且,过度开发更导致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裂缝、水土流失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

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专家认为,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支撑。所谓合理,应是结合城市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采用集约节约型、复合型、功能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消费质量,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能源瓶颈问题。

提高城镇化质量,要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科学设置开发强度,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融入现代元素,尤其是注意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让城市群成为引擎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城市快速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凸显,而小城市发展又很缓慢,制约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通过发展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逐渐缓和由一些大城市过快膨胀引致的生态安全矛盾。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城认为,未来解决大都市问题要靠城市群的共同发展。所谓城市群,就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分布若干规模不等、类型各异的城市,其中有一到几个特大城市,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一个功能互补的具有一体化趋势的城市综合体。在这样的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够协调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享共用。

目前,我国城市群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并非高山、大河等地理上的阻隔,而是源自行政区划的切割和利益的固化。发展城市群,就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打破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按照城市集群布局,在产业、人口、交通、住房等方面科学规划,统筹布局。要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也要向中小城市倾斜,这样既可以减少大城市的压力,又可以提高中小城市的吸纳能力,真正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

过去,我国的城镇化多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大拆快建的城镇化,由于盲目追求城镇扩张,导致很多生态安全问题。未来的城镇化进程,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将从“造城者”回归“城市管理者”的角色。

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认为,通过所谓规划和管制等手段,可以扭转市场发展的趋势,改变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因此,导致不少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处于被动,出现了市场与规划的脱节,城镇化与公共服务的脱节等诸多问题,城镇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都难以充分发挥,进而导致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受到阻碍。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重新塑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城镇化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无所作为了。历史经验多次表明,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会导致市场失灵。因此,需要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相互配合,既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尊重规律,尊重市场,顺势而为,防止过度干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